新生儿心脏卵圆孔未闭怎么办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正常结构,约25%-30%成人仍存在未闭,新生儿卵圆孔未闭常见且多可随生长发育自行闭合,出生后需定期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闭合情况、关注临床症状,其通常出生后5-7个月开始生理性闭合,1年内多完成,胎儿及出生后发育等影响闭合,合并其他严重心脏畸形或有相关并发症迹象需特殊处理,家长要注意护理及喂养等。
一、卵圆孔未闭的基本情况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心脏的正常结构,一般在出生后1年左右逐渐闭合,但约25%-30%的成人仍存在卵圆孔未闭。新生儿卵圆孔未闭较为常见,多数情况下会随生长发育自行闭合。
二、观察与随访
1.定期超声心动图检查:出生后可通过超声心动图密切观察卵圆孔的闭合情况。一般建议在出生后3-6个月、1岁左右分别进行超声检查评估。超声检查无辐射,能清晰显示心脏结构,是评估卵圆孔未闭的重要手段。对于新生儿,通过超声可以准确测量卵圆孔的大小、观察血流情况等。
2.关注临床症状:大多数卵圆孔未闭的新生儿无明显临床症状,如呼吸急促、发绀等。但需注意观察新生儿是否有反复的不明原因的脑卒中、偏头痛等相关表现,虽然新生儿期较少出现,但如果有家族史等情况也需密切关注。如果新生儿出现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也需要结合心脏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因为严重的卵圆孔未闭可能会影响心脏功能,进而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导致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影响生长发育。
三、自然闭合情况
1.闭合的时间规律:卵圆孔通常在出生后5-7个月开始生理性闭合,多数在出生后1年内完成闭合。新生儿时期卵圆孔未闭有较大的自行闭合概率,这与新生儿心血管系统的发育特点有关。随着新生儿肺循环建立,左心房压力逐渐升高,压迫卵圆孔瓣使其与继发隔粘连、融合,从而达到闭合。
2.影响闭合的因素:一般来说,胎儿时期的发育情况、出生后的呼吸循环建立情况等会影响卵圆孔的闭合。如果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过低、有早产等情况,可能会对卵圆孔的闭合产生一定影响,但多数情况下仍可自行闭合。
四、特殊情况的处理
1.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如果新生儿卵圆孔未闭合并其他严重的心脏畸形,如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等,需要根据具体的畸形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能需要在新生儿期甚至婴儿期进行手术干预等治疗措施。例如,若合并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可能需要多学科团队评估,包括心脏外科、儿科等,综合考虑手术时机等问题。
2.出现相关并发症迹象:虽然新生儿期卵圆孔未闭相关并发症较少,但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脑卒中样表现等疑似并发症迹象,需要立即进行详细检查,如进一步的脑部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是否存在卵圆孔未闭相关的栓塞等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但需要注意,新生儿期此类严重并发症相对罕见,主要还是以密切随访观察为主。
五、对特殊人群(新生儿)的温馨提示
1.家长护理注意事项:家长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一般状况,包括呼吸、肤色、精神状态等。在日常护理中,要注意保持新生儿的居住环境舒适,温度适宜,避免新生儿受凉感冒等。因为呼吸道感染等可能会影响新生儿的心肺功能,间接影响心脏结构的发育和卵圆孔的闭合情况。同时,要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带新生儿进行定期的超声检查随访,不要错过关键的检查时间点。
2.喂养方面:对于新生儿,要保证合理的喂养,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都要注意喂养的姿势等,避免新生儿在喂养过程中发生呛咳等情况。充足的营养供应有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包括心脏等器官的正常发育,对卵圆孔的闭合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