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的检查表现包括: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部分患者有轻至中度贫血;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抗链球菌溶血素O阳性率较高;心电图有房室传导阻滞、ST-T改变;超声心动图可见心脏瓣膜病变、心肌改变。
一、血常规检查表现
1.白细胞计数及分类:风湿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常升高,多在(10-20)×10/L之间,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可伴有核左移现象。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导致白细胞数量及分类发生改变,反映了体内存在炎症状态。例如,多项临床研究观察发现,风湿热活动期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普遍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
2.贫血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轻至中度贫血,表现为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炎症状态下红细胞生成受抑制、慢性失血等因素有关。比如一些长期处于风湿热活动期的患者,通过血常规检测可发现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较正常水平偏低。
二、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表现
1.红细胞沉降率:ESR常增快,这是因为风湿热时体内炎症反应活跃,血浆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等增多,使红细胞沉降速度加快。一般来说,活动期风湿热患者ESR可大于20mm/h(魏氏法),且病情越活动,ESR增快越明显。众多临床监测数据显示,风湿热患者在疾病活动阶段ESR往往显著高于正常参考值。
2.C反应蛋白:CRP也通常明显升高,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反应发生时迅速升高。风湿热患者血清CRP水平可高达正常上限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其升高程度与疾病的活动度密切相关,病情缓解时CRP水平可逐渐下降。大量临床研究证实,CRP检测对于风湿热的病情评估及活动度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三、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检测表现
1.阳性率情况:风湿热患者近期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所以ASO阳性率较高。一般ASO滴度超过1:400时有诊断意义,但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因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ASO检测可反映近期链球菌感染情况,不过部分患者可能因感染时间较久或其他因素导致ASO不一定都呈高滴度阳性,所以不能仅凭ASO阳性就确诊风湿热,还需结合其他表现。
四、心电图检查表现
1.房室传导阻滞:风湿热可累及心脏传导系统,导致房室传导阻滞,其中以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较为常见,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延长。随着病情进展,也可能出现Ⅱ度甚至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中对于有风湿热相关表现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常可发现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改变,这与风湿性炎症累及心脏传导组织有关。
2.ST-T改变:部分患者还可出现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心肌损伤的心电图表现,提示心肌可能存在受累情况。这是由于风湿热炎症累及心肌,导致心肌细胞受损,从而在心电图上出现相应的ST-T改变。
五、超声心动图检查表现
1.心脏瓣膜病变:风湿热容易累及心脏瓣膜,超声心动图可发现二尖瓣、主动脉瓣等瓣膜受累情况,如瓣膜增厚、粘连、反流等。例如,二尖瓣反流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常见的超声表现之一,通过超声心动图能够清晰观察到瓣膜反流的程度等情况,对于评估风湿热患者心脏瓣膜受累及损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2.心肌改变: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心肌厚度改变、心肌运动异常等表现,反映心肌在风湿热炎症作用下的病理改变情况。超声心动图能够较为敏感地检测出这些心肌结构和运动的异常变化,为风湿热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