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原位癌肺癌
原位癌肺癌是极早期病变,癌细胞局限于上皮内未突破基底膜、无侵袭转移;好发于中老年人、有吸烟等习惯及职业暴露人群,早期症状不明显;可通过胸部X线、CT及病理学检查诊断;主要治疗为手术,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随访观察;老年、儿童及有基础疾病患者治疗需特殊考虑。
一、原位癌肺癌的定义
原位癌肺癌是肺癌的一种极早期病变,它是指癌细胞仅局限于黏膜上皮内或皮肤表皮内,未突破基底膜,没有发生侵袭和转移的肺癌。从病理学角度来看,癌细胞在起源的部位呈异型性增生,但还没有侵犯周围的间质组织。
二、原位癌肺癌的发病特点
好发人群:在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发生,这可能与长期的吸烟等致癌因素的累积效应有关;从性别上看,有吸烟习惯的男性发病风险相对较高,因为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男性吸烟比例通常较高。有长期接触工业废气、放射性物质等职业暴露史的人群,发病风险也会增加。
症状表现: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很多患者是在体检做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胸部CT等)时偶然发现的。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轻微的咳嗽,但容易被忽视,因为咳嗽症状不典型,不像中晚期肺癌患者那样有明显的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较严重的症状。
三、原位癌肺癌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可以初步观察肺部是否有异常阴影,但对于原位癌等极早期病变的检出敏感性相对较低,可能会出现漏诊情况。
胸部CT:是诊断原位癌肺癌的重要手段。高分辨率胸部CT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灶的形态、大小、位置等情况。原位癌肺癌在胸部CT上可能表现为肺部的小结节影,结节边界相对较清楚等特征,但单纯依靠CT影像有时难以完全确诊,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
病理学检查:通常需要通过支气管镜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等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等特征,来明确是否为原位癌以及癌细胞的具体类型等。例如,通过对病变组织进行HE染色等常规病理染色后镜检,能够发现癌细胞局限于上皮内的特征。
四、原位癌肺癌的治疗
手术治疗:手术是原位癌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通常可以采用肺局部切除术等,完整切除病变组织,因为原位癌尚未发生转移,通过手术切除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对于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手术的患者,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随访观察: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的原位癌肺癌患者,也可以在密切随访下观察病情变化。定期进行胸部CT等检查,监测病灶是否有进展等情况。如果在随访过程中发现病灶有进展倾向,则需要及时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治疗决策时需要综合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手术耐受性可能相对较差,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手术风险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如果选择随访观察,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因为老年患者病情变化可能相对隐匿,要及时发现病情的进展并给予恰当处理。
儿童患者:儿童患原位癌肺癌极为罕见,但一旦发生,由于儿童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需要格外谨慎。在治疗方案选择上,要充分权衡手术等治疗手段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优先考虑对儿童身体损害较小的治疗方式,同时密切关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等情况。
有基础疾病患者:对于本身有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原位癌肺癌患者,在治疗前需要对基础疾病进行良好的控制。例如,糖尿病患者需要将血糖控制在相对合适的范围,以降低手术等治疗过程中的风险;心脏病患者需要评估心功能情况,确保能够耐受相关治疗措施。在治疗过程中也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变化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