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糖尿病要怎么治疗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管理包括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饮食需控制总热量,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运动可选散步、孕妇瑜伽等,注意时间频率;定期监测血糖,包括自我监测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饮食运动不能控糖时用胰岛素;高龄、肥胖、有既往病史孕妇需特殊关注。
一、饮食治疗
1.总热量控制:根据孕妇孕前体重、孕周、活动量等因素确定总热量。一般来说,孕前体重正常的孕妇,妊娠中晚期每天每公斤体重约需25-35千卡热量,要保证热量摄入能满足孕妇自身代谢及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但需避免热量摄入过多导致体重增长过快。例如,孕前体重50kg,孕周20周左右的孕妇,每天总热量可初步估算为50kg×30千卡/kg=1500千卡左右,但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2.碳水化合物分配: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0%,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等,避免精制糖和高糖食物。例如,可将碳水化合物分为多次摄入,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导致血糖波动过大。
3.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15%-20%,选择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对蛋白质的需求。
4.脂肪摄入:脂肪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20%-30%,选择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鱼油等,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如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
二、运动治疗
1.运动方式选择:适合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运动方式有散步、孕妇瑜伽等。散步是较为安全的运动方式,孕妇可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散步,速度适中,以自身不感到疲劳为宜。孕妇瑜伽则需要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可帮助孕妇增强身体柔韧性和体力,同时稳定血糖。
2.运动时间和频率:运动时间可选择在餐后1-2小时进行,此时血糖相对较高,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每周运动次数建议不少于3次,可根据孕妇身体状况适当增加运动频率,但要避免过度运动。
三、血糖监测
1.监测频率:孕妇需要定期监测血糖,一般每天监测空腹血糖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建议控制在3.3-5.3mmol/L,三餐后2小时血糖建议控制在4.4-6.7mmol/L。
2.监测方法:可使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按照血糖仪的操作说明正确采血、检测血糖值。同时,孕妇还应定期到医院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范围一般在4%-6%之间。
四、药物治疗
1.胰岛素治疗:当饮食和运动治疗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需采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妊娠合并糖尿病控制血糖的主要药物,因为口服降糖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而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相对安全。常用的胰岛素类型有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等,医生会根据孕妇的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妊娠合并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血糖、严格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同时,高龄孕妇发生胎儿畸形、早产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因此要加强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肥胖孕妇:肥胖孕妇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病情往往相对较重,饮食治疗时要更加严格控制热量摄入,在保证胎儿营养的前提下,逐步减轻体重。运动治疗时要选择对关节压力较小的运动方式,如水中散步等,避免因肥胖导致关节损伤而影响运动。
3.有既往病史孕妇:对于有既往妊娠合并糖尿病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要更加重视血糖的控制。孕前应咨询医生,调整好身体状态,孕期要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进行饮食、运动和血糖监测等,以降低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健康的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