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晚期罕见但凶险的严重肝脏疾病,多发生于28-40周,初产妇等易患,发病机制未完全明了,有消化系统症状、凝血功能障碍等表现,通过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及肝活检诊断,治疗关键是终止妊娠并支持对症治疗,早期诊治预后较好,高危孕妇需加强监测和保健。

1.基本概念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是一种发生在妊娠晚期的严重肝脏疾病,罕见但病情凶险。多发生于妊娠28-40周,初产妇、多胎妊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相对更容易罹患。

2.发病机制

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线粒体脂肪酸氧化功能障碍等有关。有研究表明,胎儿的某些基因产物可能对母体肝脏产生毒性作用,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影响脂肪酸的氧化代谢,使得脂肪酸在肝脏等组织中堆积,从而引发肝脏病变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3.临床表现

消化系统症状:起病初期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上腹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妊娠反应而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黄疸,皮肤和巩膜发黄,这是因为肝脏受损,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凝血功能障碍相关表现:患者可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等凝血功能异常的表现,这是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所致。

其他表现: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低血糖、肾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表现。孕妇可能会出现乏力进行性加重,随着肝功能进一步恶化,还可能出现腹水等情况。

4.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血清转氨酶可轻度升高或正常,但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同时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血糖检查:常伴有低血糖,血糖水平可低于2.2mmol/L。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等凝血功能异常指标。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可见肝脏不同程度的肿大,回声减弱等改变;磁共振成像(MRI)对肝脏病变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可帮助了解肝脏的形态和病变情况。

肝活检: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可见肝细胞内有微泡性脂肪变性等特征性表现,但由于是有创检查,临床需谨慎选择。

5.治疗要点

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关键措施。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本病,应尽快终止妊娠,可根据孕妇具体情况选择剖宫产或引产等方式。

支持对症治疗

纠正低血糖: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等措施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因为低血糖会进一步加重肝脏和神经系统的损伤。

纠正凝血功能障碍:根据病情补充凝血因子等,改善凝血功能,预防出血并发症。

肝衰竭支持治疗:对于出现肝衰竭表现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等,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为肝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6.预后情况

早期诊断和及时终止妊娠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如果能及时终止妊娠并给予积极的支持治疗,部分患者肝功能可逐渐恢复,预后较好;但如果延误诊治,病情进展迅速,可导致孕妇和胎儿死亡,孕妇的死亡率可高达10%-30%,胎儿死亡率也较高。

7.预防建议

对于有妊娠合并糖尿病、肥胖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加强孕期监测,包括定期检查肝功能、血糖等指标,以便早期发现异常情况。

孕期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增长速度,降低妊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要按时进行产前检查,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孕期保健。

特殊人群方面,高龄孕妇、有不良孕产史或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孕妇属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高危人群,这类孕妇更应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加强产检频率和相关指标的监测,一旦出现疑似消化系统不适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处理,最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妊娠合并糖尿病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前已确诊患糖尿病,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啥时会出现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发病时间一般是在妊娠晚期,可在妊娠晚期任何时间发病,平均发病孕龄为35~36周。84&&xFF05;的病人诊断前数天至数周有非特异性前驱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厌食、全身乏力、头痛及右上腹部疼痛,其中呕吐、腹痛最多见,也可表现出烦渴,其中有9&&xFF05;的病人直接以肝性脑病为首发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症状是什么?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发病初期的症状有急性剧烈上腹痛,尿少,甚至无尿的情况,淀粉酶增高,似急性胰腺炎。虽黄疸明显,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但尿胆红素常阴性。国内报告此种现象也可见于急性重型肝炎。常于肝功能衰竭表现出前有严重出血及肾功能损害、ALT升高,但麝浊常正常。B型超生检查为脂肪肝波形,以助早期诊断,确诊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怎么处理?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可以经过口服护肝药物、输液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正常在怀孕晚期发作,一般会造成头晕、恶心、乏力、多尿等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性命。因此建议病人尽快治疗,避免影响胎儿。在日常生活中,建议病人合理搭配饮食,不要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适量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喝温水,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表现?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妊娠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症状,有骤发的持续性恶心呕吐,甚至呕血伴随上腹疼痛一周,表现出黄疸常无瘙痒,以后黄疸迅速加深继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血清胆红素轻至中度升高,如合并DIC则呕吐咖啡色液或鲜血以及尿血便血,紫癜齿龈及注射部位出血同时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减少FDP值上升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病因有哪些?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也叫妊娠期特发脂肪肝,是一种妊娠晚期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起病比较急,病情凶险,常造成多器官的损伤,母婴死亡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对本病的认识水平的提高发病率也有所增加,本病的原因不明,可能和妊娠晚期激素水平变化造成的脂肪酸代谢障碍有关。大量的游离脂肪酸堆积在肝脏、肾脏、脑组织等脏器,造成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危害?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危害:会导致孕妇和胎儿的死亡率,选择终止妊娠后,早产儿的发生率会增加,或者早产儿的不成熟发育,死产,脑瘫和其他异常问题的发生率也会增加。妊娠急性脂肪肝的并发症会损害孕妇和胎儿,妊娠的急性脂肪肝是和妊娠有关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处理方法?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怀孕期间患有脂肪肝,可以经过饮食来进行调理,要注意少食脂肪含量比较高的食品,可以起到降低人体的血脂,同时还要注意适量的增加运动量,消耗掉体内的脂肪,就可以达到对肝脏产生减轻负担的效果,同时还要注意检查有没有表现出肝功能受到损伤的情况,若是散射了转氨酶的异常,要注意保护肝细胞。平时要注意身体体质,不要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怎么办?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期最多见的造成肝功能衰竭的疾病,严重危及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表现出急性脂肪肝时,应立即终止妊娠,绝对卧床休息,给予低脂、低蛋白、高碳水饮食,有出血倾向时要进行输血治疗,严重不可逆时可进行肝移植术。
啥时会出现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发病时间一般是在妊娠晚期,可在妊娠晚期任何时间发病,平均发病孕龄为35~36周。84&&xFF05;的病人诊断前数天至数周有非特异性前驱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厌食、全身乏力、头痛及右上腹部疼痛,其中呕吐、腹痛最多见,也可表现出烦渴,其中有9&&xFF05;的病人直接以肝性脑病为首发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症状是什么?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发病初期的症状有急性剧烈上腹痛,尿少,甚至无尿的情况,淀粉酶增高,似急性胰腺炎。虽黄疸明显,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但尿胆红素常阴性。国内报告此种现象也可见于急性重型肝炎。常于肝功能衰竭表现出前有严重出血及肾功能损害、ALT升高,但麝浊常正常。B型超生检查为脂肪肝波形,以助早期诊断,确诊
脂肪肝如何预防
朱民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预防脂肪肝主要针对容易诱发脂肪肝的因素,第一个要做到合理饮食,第二个要适当运动,第三个要避免使用损害肝脏药物。合理饮食主要做到几个方面,三餐吃的要合理,早餐一定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上适当少吃一点,尤其是睡觉之前不要吃零食。适当运动是要养成每天运动习惯,每天运动要达到一定运动量,要对运动效果进行判断,使心率要达到100次每分钟以上。避免使
脂肪肝应该如何来消除
张引强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对于脂肪肝消除,饮食是非常关键。需要减少脂肪摄入,以优质蛋白为主。还要增加运动,推荐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爬山、广场舞等。除了饮食运动之外,也可以结合药物治疗。如果能把体重降到3%到5%,脂肪性肝炎就能控制很稳定,肝功能不会再波动。如果体重能减到10%以上,脂肪肝就可以得到彻底治愈。
怎样诊断脂肪肝
王梅 副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脂肪肝的诊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我们常规可以通过B超,CT等影像检查,这些影像检查可以辅助帮我们诊断,患者有没有脂肪肝,同时我们脂肪肝的诊断的金标准,是肝穿刺组织病理学的检查,一般来说肝细胞脂质沉积超过5%以上,那么可以诊断为脂肪肝。所以脂肪肝的诊断金标准是肝穿刺为主,那么我们临床上可以通过影像,或者结合血的检查来辅助诊断脂肪
脂肪肝怎么检查出来的
刘伍才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对于脂肪肝,主要是通过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检查检查出来的。脂肪肝,通过彩超、CT、磁共振都可以显现出来。另外,通过血液检查,可以观察到胆固醇以及血脂明显升高,这也是诊断为脂肪肝常见的一种指标。出现脂肪肝时,患者需要控制饮食以及增加能量的消耗,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脂肪肝的人饮食注意哪些
张颖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肥胖的成人每日热量摄入需要减少500到1000千卡。要改变饮食习惯,建议低糖低脂平衡膳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由于肥胖是导致脂肪肝肝组织损伤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肥胖患者控制体重,减少腰围是脂肪肝治疗的关键,要限制热量。同时要进行中等量的有氧运动每周四次以上,累计锻炼时间至少150到250分钟。避免接触有肝毒性的物质,
脂肪肝有传染性吗
高恒岭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脂肪肝是没有传染性的。脂肪肝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脂肪蓄积在肝细胞内,从而诱发病变出现。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可能仅在体检过程中偶然发现。随着病史延长,患者病情加重,可能出现肝区疼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需要患者注意日常生活饮食习惯的调整,清淡饮食,不要饮酒多活动,减脂减重,以促进病情缓解。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