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怎么回事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房室间传导完全被阻断致心房心室各自独立活动的严重疾病,病因包括先天性、后天获得性及生活方式等因素,临床表现有症状和体征表现,通过心电图等检查诊断,治疗需针对病因、临时或永久起搏治疗,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
一、定义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严重的心脏传导阻滞疾病,是指房室间的传导完全被阻断,全部心房冲动不能传入心室,导致心房和心室各自独立活动,房室之间完全脱节。
二、病因
1.年龄与基础疾病方面
先天性因素:在婴幼儿中,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结构发育异常有关,如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能存在房室传导系统的发育缺陷,导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后天获得性因素:成年人中,常见于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时,冠状动脉血管闭塞,影响了心脏传导系统的血液供应,导致传导系统受损;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肌的病变累及传导系统;心脏手术损伤,如心脏瓣膜置换术等手术过程中可能意外损伤房室传导系统;电解质紊乱,严重的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等也可影响心脏的传导功能,引发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药物中毒,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过量等也可能导致房室传导阻滞。
2.生活方式与病史影响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酗酒、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进而间接增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病几率。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如曾患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其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可能性较无病史者高。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一般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等,因为心脏泵血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全身器官供血不足。
体征表现:听诊时可发现心律缓慢,心房音和心室音各自独立,偶尔可听到心房音或响亮的第一心音(大炮音)。
四、诊断方法
1.心电图检查:是诊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重要依据。心电图表现为P波与QRS波群完全无关,P波频率大于QRS波群频率,QRS波群形态取决于阻滞部位,如阻滞位于希氏束分支以上,则QRS波群形态正常,频率约40-60次/分;如阻滞位于希氏束分支以下,则QRS波群增宽,频率小于40次/分。
2.动态心电图监测:可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图,有助于发现间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评估患者在不同状态下的心率变化和症状出现时的心电图表现。
五、治疗原则
1.针对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治疗冠心病、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于由药物引起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应停用相关药物。
2.临时起搏治疗:对于有症状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尤其是发生晕厥、阿-斯综合征等情况时,需要立即进行临时心脏起搏治疗,以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和泵血功能。临时起搏可通过经静脉放置起搏电极导管来实现。
3.永久起搏治疗:如果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永久性的,且患者有明显症状或存在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需要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儿童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时需要考虑起搏器的型号、规格等是否适合儿童的生长发育,并且要密切随访,根据患儿的生长情况调整起搏器参数等。
六、预后情况
1.影响预后的因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预后与基础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有关。如果基础病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治疗及时,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如果基础病因难以去除,病情严重且未得到及时治疗,患者的预后较差,可能会反复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等,甚至危及生命。儿童患者由于其心脏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对其生长发育和心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预后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治疗效果综合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