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症状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有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血压异常等表现,水肿多从下肢开始呈凹陷性,可全身蔓延;蛋白尿是尿液蛋白大量增加,由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致;低蛋白血症致乏力等,影响儿童发育;高脂血症是血脂升高,增心血管病风险;部分患者血压升高,与肾病变相关,有基础病史者情况更复杂。
一、水肿
1.表现形式: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水肿,多从下肢部位开始出现,逐渐向上蔓延,可表现为凹陷性水肿,即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会出现凹陷,且短时间难以恢复。儿童患者由于身体组织相对疏松,水肿可能更为明显,可波及眼睑、颜面等部位,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甚至伴有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这是因为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所致。不同年龄的患者,水肿的表现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以及基础健康状况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水肿情况可能相对复杂。
2.影响因素:生活方式中长时间站立或坐位等情况可能会加重水肿,因为重力作用会使下肢水肿进一步明显。对于有基础病史如心脏病、肝脏疾病等的患者,水肿情况可能会相互影响,加重病情。
二、蛋白尿
1.表现特征:患者的尿液中会出现大量蛋白质,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蛋白呈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在显微镜下观察尿液,可发现有较多的蛋白管型等。不同年龄的患者蛋白尿的程度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患者由于肾脏的发育等因素,蛋白尿的表现可能在尿液外观上无明显特殊,但通过实验室检查可明确异常。蛋白尿的产生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功能障碍,导致大量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
2.相关影响:长期大量蛋白尿会进一步加重低蛋白血症,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儿童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等。有基础病史的患者,蛋白尿可能会加重原有的肾脏损伤等情况。
三、低蛋白血症
1.身体表现:患者会出现血浆白蛋白降低,从而导致一系列表现,如乏力、消瘦等。由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除了引起水肿外,还可能出现皮肤干燥、弹性减退等。儿童患者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低蛋白血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肝脏合成蛋白质的速度相对不足所致。
2.年龄与病史影响:儿童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低蛋白血症对其营养和发育的影响更为关键,需要关注其营养补充等情况。有慢性疾病病史的患者,低蛋白血症可能会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合并感染等并发症。
四、高脂血症
1.血脂变化:患者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升高。这是因为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同时脂蛋白分解代谢减少所致。高脂血症会增加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不同年龄的患者受到的影响不同,儿童患者长期高脂血症可能会影响血管的正常发育等。
2.生活方式关联: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脂高糖饮食等可能会加重高脂血症的程度,对于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高脂血症会进一步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需要特别注意饮食调整等。
五、血压异常
1.血压波动情况:部分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表现为收缩压和(或)舒张压高于正常范围。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血压降低的情况,但相对较少见。血压异常的发生与肾脏病变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因素有关。儿童患者血压异常时可能表现不典型,需要密切监测。
2.病史与血压关系: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发生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时,血压的控制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综合考虑肾病和高血压的治疗方案;而原本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出现血压异常,需要排查是否由肾病本身引起,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