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的前兆
动脉硬化会引发身体多方面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身体症状有头晕头痛(因脑部供血不足,年龄大、有长期高血压高血糖病史者易出现)、肢体麻木乏力(四肢血管受影响,长期缺乏运动、高脂高盐饮食人群易较早出现);其他生理表现有视力变化(眼部血管受影响,高血压未控及年龄大于50岁人群风险高)、脉搏异常(外周动脉受影响,长期吸烟及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血脂指标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易致脂质沉积血管壁促动脉硬化,血糖指标中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会促进血管炎症和动脉硬化发生,家族高脂血症遗传史、肥胖缺乏运动、妊娠期血糖异常、代谢综合征、长期大量饮酒、长期精神压力大等人群相关前兆更易出现
一、身体症状方面
1.头晕头痛:动脉硬化可能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导致头晕头痛。例如,研究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出现头晕头痛症状,这是因为脑部供血不足,神经得不到充足营养供应而引发不适。年龄较大者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相对更易出现因动脉硬化导致的头晕头痛情况;长期高血压、高血糖等病史的人群,血管受损基础上更易发生动脉硬化相关头晕头痛。
2.肢体麻木乏力:当动脉硬化影响到四肢血管时,会出现肢体麻木、乏力现象。比如下肢动脉硬化可能导致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酸痛、麻木,需停下休息才能继续行走,即间歇性跛行。男性和女性在动脉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可能出现肢体麻木乏力,但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有差异,长期缺乏运动、高脂高盐饮食的人群更易较早出现此类前兆。
二、其他生理表现方面
1.视力变化:眼部血管若发生动脉硬化,可能影响视力。如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情况。这是因为眼部血管供血受影响,视网膜等组织功能受限。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佳的人群,动脉硬化进展可能更快,视力变化出现几率相对更高;年龄大于50岁的人群,随着血管自然老化,视力因动脉硬化出现变化的风险增加。
2.脉搏异常:外周动脉的动脉硬化可能导致脉搏异常,比如脉搏减弱、异常波动等。通过触摸手腕处桡动脉等可初步感知,若发现脉搏异常需警惕动脉硬化可能。长期吸烟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损伤血管内皮,易引发动脉硬化,进而影响脉搏状态;患有糖尿病的人群,高血糖环境损伤血管,也会促使动脉硬化发生,导致脉搏异常更易出现。
三、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方面
1.血脂指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正常情况下,总胆固醇应维持在一定范围,如成人一般<5.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3.4mmol/L,当这些指标升高时,脂质易沉积在血管壁,促进动脉硬化形成。有家族高脂血症遗传史的人群,血脂指标异常出现较早,动脉硬化前兆可能更早表现;肥胖且缺乏运动的人群,往往伴随血脂异常,增加动脉硬化发生风险。
2.血糖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与动脉硬化相关。空腹血糖正常范围是3.9-6.1mmol/L,糖化血红蛋白应<6.5%,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妊娠期女性若出现血糖异常,也可能在产后引发动脉硬化相关问题;有代谢综合征的人群,同时存在血糖、血脂等多项异常,动脉硬化前兆更易综合表现出来。
3.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也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正常范围一般在5-15μmol/L,升高时会促进血管炎症和动脉硬化发生。长期大量饮酒人群,酒精代谢可能影响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使其水平升高,增加动脉硬化风险;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群,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也可能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异常,进而引发动脉硬化前兆相关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