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与房间隔缺损的区别

来源:民福康

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在解剖位置、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上均有区别,卵圆孔未闭通常出生后1岁左右未闭超3岁称之,多数无症状,靠超声等诊断,无症状定期随访;房间隔缺损是原始房间隔发育异常致左右心房残留缺损,有相应临床表现,超声等诊断,小缺损可随访,有症状等多需介入或手术治疗

一、定义与解剖位置

1.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左右心房之间的一个正常血流通道,通常在出生后1岁左右生理性闭合,若超过3岁仍未闭合则称为卵圆孔未闭,其解剖位置是在房间隔中部的一个潜在通道。

2.房间隔缺损:是指原始房间隔在发生、吸收和融合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残留未闭的缺损,解剖位置是整个房间隔存在缺损区域。

二、发病机制差异

1.卵圆孔未闭:主要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卵圆孔瓣形成异常等因素导致出生后未正常闭合,多数卵圆孔未闭患者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但部分情况下可因右向左分流等引发相关临床症状,如反常栓塞等,其发病与胚胎发育时期的多种因素相关,如遗传因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卵圆孔瓣的发育。

2.房间隔缺损:发病机制包括遗传因素、母体孕期感染等多种因素,遗传因素可能涉及相关染色体异常等,母体孕期接触某些致畸因素等也可能导致房间隔发育异常,从而形成缺损,缺损会导致左心房向右心房的分流,影响心脏的正常血流动力学。

三、临床表现区别

1.卵圆孔未闭:多数卵圆孔未闭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部分患者可能因右向左分流导致偏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尤其是在潜水、高空飞行等情况下,由于气压变化可能诱发症状,但一般症状相对较轻,儿童时期若卵圆孔未闭较小,可能无明显临床表现,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可能仍无特殊表现,也有部分可能出现活动后气短等不典型表现。

2.房间隔缺损:缺损较小的房间隔缺损儿童可能在婴幼儿时期无明显症状,随年龄增长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活动耐力差、易患呼吸道感染等表现;缺损较大的患者症状出现较早,可表现为气促、乏力、多汗等,儿童时期就可能因心脏负荷增加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受影响情况,且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

四、诊断方法不同

1.卵圆孔未闭: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检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可初步筛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更精准的检查方法能明确卵圆孔未闭的大小、分流情况等。另外,发泡试验等也可用于辅助诊断卵圆孔未闭,通过观察微泡的分流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卵圆孔未闭相关的右向左分流。在儿童诊断时,需注意儿童的配合度,可能需要适当安抚儿童以顺利完成检查。

2.房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是主要的诊断方法,可明确缺损的部位、大小等。同时,心脏听诊可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收缩期杂音等体征辅助诊断,心导管检查等有创检查在一些复杂情况或需进一步评估时使用。对于儿童房间隔缺损的诊断,超声心动图是首选且重要的检查手段,要准确测量缺损大小等指标以指导治疗。

五、治疗原则有别

1.卵圆孔未闭:对于无症状的卵圆孔未闭,一般定期随访观察即可,儿童时期需关注其生长发育及心脏情况的变化。若出现相关并发症,如因卵圆孔未闭导致的反常栓塞等情况,可能需要考虑介入治疗等方法,但儿童时期需谨慎评估治疗的必要性和风险,优先考虑非手术的保守观察等措施,除非有明确的手术指征。

2.房间隔缺损:较小的房间隔缺损有自行闭合的可能,儿童时期需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缺损变化。对于有明显症状或缺损较大的房间隔缺损,多建议在合适的时机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在儿童治疗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关注儿童术后的恢复情况及长期预后。

了解疾病
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指的是卵圆孔超过1岁而未闭合,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之一。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婴儿房间隔缺损自愈吗
张玉晶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婴儿房间隔缺损有可能会自愈。婴儿房间隔缺损大多数发生在4岁之前,特别是1岁以内。如果属于小型房间隔缺损,一般无需手术干预,可以定期检查复诊观察,通常有15%的自然闭合率。较大的房间隔缺损在成年以后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的潜在风险,应在儿童时期进行修复。外科手术修补疗效确切,但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在排除其他合并畸形,严格掌握指征的
宝宝心脏房间隔缺损长好吗?
郝盼盼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宝宝表现出了心脏的房间隔的缺损,有可能长好,也有可能会保持不变,甚至会更加的剧烈,这都是无法预测的。因此一旦出生后,经过心脏彩超的检查,显示房间隔缺损,平时要注意定期的复查,一般1~3个月进行一次心脏彩超的复查,来了解房间隔缺损的程度是变小了,还是维持现状,甚至是变大的情况,也有可能。经过定期的随诊
孩子心脏房间隔缺损7mm这个情况能自愈吗?
郝盼盼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房间隔缺损7mm属于中度缺损,缺损较大,一般很难自愈,可以打疫苗,但是要在宝宝体征正常,没有感染肺炎、发热的情况下可以接种。治疗建议:这种情况的先天性脏病如果反复感染,喂养困难,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小孩心脏房间隔缺损怎么回事?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房间隔缺损是心脏左右心房中间的隔膜上有漏孔。小孩表现出房间隔缺损,是因为在母亲怀孕期间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房间隔膜部减缓了生长的速度,进而在出生时房间隔膜没有闭合,导致的左右心房中间表现出了缺失缺口。孩子出生以后房间隔还有生长的过程,因此如果缺损很小,有的可以自然愈合,可以暂时观
心脏卵圆孔未闭的危害有哪些?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卵圆孔未闭的孔隙非常小,一般也就3~4毫米,而且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的压力差也不大,卵圆孔未闭造成的血液分流量很小,一般不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患者也没有任何症状。主要的危害可能是矛盾性栓塞,静脉系统的微栓能通过卵圆孔到达左心系统,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脑栓塞,头晕,头痛,偏头痛,有些减压病和卵孔未
小孩房间隔缺损怎么办?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若孩子房间隔缺损比较小,可能会在学龄前逐渐自行闭合,症状不严重者可暂时不必进行治疗。但若孩子房间隔缺损比较大,则应该及时通过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进行修补。若孩子因为房间隔缺损引起心房颤动,可以通过静脉输注或者口服胺碘酮进行纠正。若患儿因为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晕厥,可通过电击或心律调节器进行治疗。平时要加强对
房间隔缺损手术后遗症?
刘虹宏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大、中型的房间隔缺损术后患者可能会在成年后出现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房性心律失常等。房间隔缺损主要通过封堵术治疗,手术成功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有后遗症出现,如果患者的封堵器选择的尺寸大小不合适或是操作失误等,则会引起上述后遗症,部分患者还会因为封堵器靠近上腔出现上肢肿胀等表现。日常应避免房间隔缺损
宝宝卵圆孔未闭合有什么影响?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卵圆孔未闭对小孩来说是没有多大的影响的,因为在宝宝胎儿状态卵圆孔是未闭合的,到生后会自然的生长成闭合状态。也就是说,所有人生下来都是卵圆孔未闭合状态。如果一直没有闭合,就称为室间隔缺损或者室房间隔缺损,这样的话,依据孔径的大小,位置,可以采取儿童心脏内科介入手术或者是外科手术。理论上,卵圆孔正常闭合
卵圆孔未闭对小孩成长有影响吗?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卵圆孔未闭对孩子是否有影响是需要因人而异的。如果缺损在五毫米以内,一般对胎儿的发育是不会存在太明显影响的。但如果是超过了五毫米,有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但一般多数胎儿在出生以后,到学龄前期,有可能会自行闭合。对于没有自行闭合的,就得要采取手术治疗。
卵圆孔未闭手术危险吗?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卵圆孔未闭手术是存在一定危险的,因为卵圆孔未闭是属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且做手术的时候是在心脏处做手术,所以可能会出现在心脏封堵过程中对于血管的撕裂和损伤等危险。此外,对于外科的开胸手术也存在较大的危险,比如术后感染、出血、心房穿孔以及分流等现象。所以在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症状时,应立
卵圆孔未闭不做手术有什么影响吗
胡海波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三甲
卵圆孔未闭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最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90%没有症状,不需要去做手术处理,只有不到10%的左右的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出现跟卵圆孔未闭相关的神经系统的症状,包括多发性多次脑梗塞、长期药物治疗无效的偏头痛,包括其它的不能用神经系统原因来解释的一些神经系统症状,比如经常晕倒、晕厥、眼花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才需要去对卵圆孔未闭进行介入
卵圆孔未闭的病因是什么
胡海波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三甲
因为卵圆孔未闭和其它先天性心脏病是一样的,也是属于最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病因主要还是遗传因素加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假如父母都是卵圆孔未闭,可能孩子得卵圆孔未闭的概率就比较高,所以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还有一部分是后天的环境的因素,包括胎儿在母亲的怀孕期间有不良的刺激,比如缺氧、不良药物刺激、不良情绪刺激等。另外,在出生后一些护理方
卵圆孔未闭会引起哪些症状
胡海波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三甲
卵圆孔未闭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在1/4-1/3的正常人群,其中90%的卵圆孔未闭病人可能一辈子都不需要处理,跟正常人一样,没有什么临床表现。但是其中有10%左右的病人可能在成年之后有一些相关的症状,特别是表现为年纪轻轻就得脑梗塞或者有长年偏头痛、头晕眼花等神经系统症状。1.脑梗塞脑梗塞主要表现为身体偏侧麻木、疼痛、视野偏盲、
卵圆孔未闭新生儿多吗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卵圆孔未闭的新生儿比较多,但是大多数在三岁内闭合。如果三岁后仍未闭合,则考虑是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目前承认存在卵圆孔未闭合的发生率为25%,在劳累等因素诱发下会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偏头疼等情况,甚至并发血栓性疾病,也可导致晕厥等情况发生。
新生儿卵圆孔未闭正常吗
崔维强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新生儿出现卵圆孔未闭也属于正常情况。新生儿卵圆孔多没有闭合,等到出生一周岁左右时卵圆孔开始闭合,但是如果到三周岁以后卵圆孔还是没有闭合属于异常病理情况。成年人如果卵圆孔未闭会出现心悸、胸闷症状,必要时可以通过中药治疗改善症状。
心脏卵圆孔未闭是什么意思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心脏卵圆孔未闭是卵圆孔在出生后没有完全闭合,从而导致左右心房之间有血流异常,正常卵圆孔在出生之后就会闭合,避免血流从左心房流向右心房,卵圆孔未必属于房间隔缺损一种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和缺损部位面积有关,轻度缺损患者出生后还有痊愈可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