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间质性肾炎有哪些症状
慢性间质性肾炎有肾功能减退相关症状,如早期夜尿增多、后期尿量减少,血肌酐和尿素氮随肾功能减退升高;有肾小管功能受损相关症状,包括低钠、低钾、高磷血症表现及酸中毒表现;还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因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致贫血,因多种因素致高血压且可加重肾损害。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表现有差异,相关人群需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及症状。
一、肾功能减退相关症状
1.尿量改变
早期可能出现夜尿增多,这是因为肾小管功能受损,浓缩尿液的能力下降。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尿量减少,当肾小球滤过率严重降低时,24小时尿量可少于400ml。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慢性间质性肾炎出现尿量改变时需更密切监测,因为儿童肾功能储备相对有限,尿量变化可能更快反映肾功能恶化。对于有基础肾脏病史的人群,尿量改变往往提示病情在进展。
一些特殊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大量饮酒者,本身可能影响肾脏功能,更容易出现尿量异常改变,需警惕慢性间质性肾炎的可能。
2.肌酐、尿素氮升高等表现
血肌酐和尿素氮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随着肾功能减退,血肌酐和尿素氮会逐渐升高。在年龄方面,老年人肾功能本身有生理性减退,所以即使肌酐、尿素氮轻度升高也可能提示病情较重。对于女性患者,由于其肾功能本身相对男性略低等生理特点,肌酐、尿素氮升高对肾功能损害的提示意义需结合个体情况综合判断。有慢性间质性肾炎病史的人群,定期监测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变化至关重要,以便及时发现肾功能进一步减退情况。
二、肾小管功能受损相关症状
1.电解质紊乱表现
低钠血症:可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低钠血症时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嗜睡甚至昏迷。不同年龄人群对低钠血症的耐受不同,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低钠血症时精神症状可能更明显。对于有慢性间质性肾炎病史且长期使用利尿剂等药物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需密切监测血钠水平。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阶段,电解质平衡可能受一定影响,若合并慢性间质性肾炎,需更关注电解质变化情况。
低钾血症:可表现为肌无力、周期性瘫痪、心律失常等。老年人由于胃肠道功能减退等因素,更容易出现低钾血症相关的肌无力等表现,且可能被忽视。有慢性间质性肾炎病史长期应用排钾利尿剂的患者,需特别注意血钾监测,防止出现严重低钾血症。
高磷血症: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皮肤瘙痒等表现,这是因为磷代谢紊乱导致钙磷乘积失衡,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儿童慢性间质性肾炎出现高磷血症时,可能影响骨骼发育,需格外关注。
2.酸中毒表现
患者可出现乏力、呼吸深快等症状。慢性间质性肾炎导致肾小管重吸收碳酸氢根减少,从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酸中毒时症状可能更明显,如精神萎靡等。有慢性间质性肾炎病史且合并其他感染等情况时,可能加重酸中毒,需及时处理。
三、其他伴随症状
1.贫血
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由于肾功能减退,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可出现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老年人本身造血功能可能有一定减退,合并慢性间质性肾炎时贫血可能更严重。女性在月经失血等情况下,若合并慢性间质性肾炎贫血,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需综合评估贫血情况。
2.高血压
慢性间质性肾炎常伴有高血压,这是因为肾脏功能受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因素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可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不同年龄人群高血压表现可能不同,儿童慢性间质性肾炎合并高血压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出现需积极控制。有慢性间质性肾炎病史的人群,无论年龄、性别,都需密切监测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延缓肾脏病变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