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检查指标是什么
红斑狼疮的相关检查包括一般血液学检查、自身抗体检查、补体检查、免疫球蛋白检查和尿液检查。一般血液学检查有血常规(红斑狼疮患者常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不同年龄段表现可能不同)、血沉(常增快,反映炎症活动度,儿童患者可能更活跃);自身抗体检查有抗核抗体(几乎所有患者阳性,滴度高,儿童阳性更具诊断价值)、抗双链DNA抗体(特异性高,滴度与病情活动度相关)、抗Sm抗体(特异性高,阳性对诊断重要);补体检查中补体C3、C4常降低,病情活动期明显;免疫球蛋白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与免疫紊乱有关;尿液检查有尿常规(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等)、24小时尿蛋白定量(更准确反映蛋白尿程度,评估肾脏受损情况,不同年龄正常范围不同)
一、一般血液学检查
1.血常规:红斑狼疮患者常出现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也可能减少。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约50%的红斑狼疮患者有贫血表现,白细胞减少可使患者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等情况;血小板减少则可能导致皮肤黏膜出血等症状。不同年龄段患者血常规异常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红斑狼疮患者血常规异常情况可能更复杂,需密切监测。
2.血沉:血沉常增快,这是因为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血沉是反映炎症活动度的指标之一。血沉增快程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的活动情况,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血沉增快可能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炎症反应相对更活跃有关。
二、自身抗体检查
1.抗核抗体(ANA):几乎所有红斑狼疮患者ANA均呈阳性,其滴度常较高。ANA是筛选红斑狼疮的常用指标,阳性结果提示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但需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不同性别患者ANA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但不同年龄阶段患者ANA阳性的临床意义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红斑狼疮患者ANA阳性更具诊断价值。
2.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对红斑狼疮有较高的特异性,且其滴度与病情活动度相关。活动期患者抗ds-DNA抗体滴度往往升高,病情缓解时滴度可降低。该指标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有重要意义,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的表现可能类似,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病情。
3.抗Sm抗体:是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特异性高达99%,但敏感性相对较低。一旦检测到抗Sm抗体阳性,对红斑狼疮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其在不同性别、年龄患者中的阳性率差异不大,但单独该抗体阳性也需结合临床症状等判断病情。
三、补体检查
1.补体C3、C4: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补体C3、C4常降低,尤其是在病情活动期。补体降低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激活补体系统有关。C3、C4水平变化可作为病情活动的监测指标之一,儿童红斑狼疮患者补体降低可能影响其免疫功能,需密切关注补体水平变化来调整治疗等。
四、免疫球蛋白检查
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可升高,这与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免疫紊乱有关。免疫球蛋白升高程度可能与病情活动相关,不同年龄患者免疫球蛋白升高的临床意义需结合整体病情综合分析,儿童患者免疫球蛋白升高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相关免疫方面的状况。
五、尿液检查
1.尿常规:红斑狼疮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等。蛋白尿提示肾脏可能受累,血尿则可能是肾脏或泌尿系统其他部位受损的表现。对于有红斑狼疮的患者,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非常重要,不同年龄患者尿液异常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肾脏受累情况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2.24小时尿蛋白定量: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蛋白尿的程度,对于评估肾脏受损的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通过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以了解病情进展以及治疗效果,不同年龄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正常范围不同,需根据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结果是否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