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尿崩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来源:民福康

肾性尿崩症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类,遗传性包括X连锁隐性遗传型(约占90%,婴儿期发病,男性明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儿童或青少年起病,男女均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罕见,婴儿期严重症状);获得性包括药物因素(如锂剂等)、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等)、电解质紊乱(如严重高钙血症、低血钾等)及其他因素(如严重低钾、高钙及肾脏髓质坏死等)均可引发。

遗传性肾性尿崩症:

X连锁隐性遗传型:约占遗传性肾性尿崩症的90%,其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长臂的水通道蛋白-2(AQP2)基因发生突变。AQP2在肾脏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中发挥着重吸收水分的关键作用,基因发生突变后,会影响AQP2的正常功能,导致肾脏对抗利尿激素(ADH)的反应性降低,使得尿液浓缩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引发尿崩症状。这种遗传方式多见于男性,女性为携带者,女性携带者可能会有轻度的尿液浓缩功能异常表现。从年龄角度看,自婴儿期即可发病,男性患者症状相对更为明显。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致病基因主要是位于7号染色体的水通道蛋白-1(AQP1)基因或位于12号染色体的水通道蛋白-3(AQP3)、水通道蛋白-4(AQP4)基因等发生突变。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意味着只要携带突变基因就有可能发病,男女发病几率均等。一般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开始出现症状,由于基因的突变影响了水通道蛋白在肾脏相应部位的功能,进而导致肾脏对ADH的反应异常,引起尿液稀释,出现多尿等肾性尿崩症的表现。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较为罕见,致病基因涉及多个基因,如位于12号染色体的AQP2基因等发生隐性突变。当两个等位基因均发生突变时才会发病,患者通常在婴儿期就会出现严重的症状,因为基因的突变使得肾脏对ADH的敏感性显著降低,水分重吸收严重障碍,导致大量低渗尿液排出。

获得性肾性尿崩症: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导致肾性尿崩症,如锂剂,长期使用锂剂进行治疗的患者中,约有20%-40%会出现肾性尿崩症的表现。锂剂可能通过干扰肾脏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影响ADH对水通道蛋白的调节功能,从而阻碍水的重吸收。使用锂剂的患者年龄各异,只要长期使用就有可能发生,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其他如地美环素等药物也可能通过不同机制影响肾脏的浓缩功能,导致肾性尿崩症,但相对锂剂来说较为少见。

肾脏疾病:一些肾脏疾病可引起肾性尿崩症,例如慢性肾盂肾炎,长期的慢性肾盂肾炎会破坏肾脏的髓质结构,影响肾脏的浓缩功能,使得肾脏对ADH的反应能力下降。患有慢性肾盂肾炎的患者年龄跨度较大,不同病因导致的慢性肾盂肾炎在性别上的发病情况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各年龄段和各性别均可发病。多囊肾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囊肿会逐渐破坏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包括影响尿液的浓缩功能,导致肾性尿崩症的发生,多囊肾的发病与年龄有关,通常在成年后逐渐出现症状,性别差异不明显。此外,肾小管性酸中毒等肾脏疾病也可能因影响肾脏的酸碱平衡和离子转运等功能,进而影响尿液的浓缩机制,引发肾性尿崩症。

电解质紊乱:严重的高钙血症可导致肾性尿崩症,当血钙浓度过高时,会影响肾脏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功能。高钙血症可发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可出现高钙血症,性别方面,女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率相对略高一些。低血钾也可能引起肾性尿崩症,长期低血钾状态会影响肾脏细胞的功能,干扰ADH的作用途径,导致尿液浓缩障碍。低血钾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长期使用排钾利尿剂、胃肠道丢失钾过多等,各年龄和性别均可发生。

其他因素:如严重的低钾血症、高钙血症、肾脏髓质坏死等情况,都可能影响肾脏的浓缩功能,导致肾性尿崩症的发生。这些因素引起的肾性尿崩症在不同年龄和性别中均可出现,具体取决于原发疾病的情况。例如肾脏髓质坏死可能因外伤、中毒等原因导致,各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

了解疾病
多囊肾
多囊肾是指单侧或双侧肾脏出现囊性改变,可见于各年龄段人群,具有遗传倾向。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尿崩症大概多久尿一次?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患有尿崩症的病人,具体排尿的频率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程度来看。正常情况下,如果病情不是很严重,则可能一小时左右就需要排尿一次,并且一天的排尿量可以保持在4000-5000毫升左右。
女性尿崩症的症状有哪些?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女性尿崩症的主要症状有口渴多饮多尿,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小便都很多,一直想去厕所,主要表目前排尿次数的增多,并且尿量也会比较多,24小时的排尿量可达5-10升,还有就是尿比重会比较低,而且渗透压也会比较低,这都要经过尿检来进行判断,女性得了尿崩症以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喜欢喝冷饮和冷凉水。
女性尿崩症的症状是什么?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女性尿崩症的症状有很多,临床上女性尿崩症的症状主要为烦渴狂饮、尿频量多。不管白天黑夜,频繁上厕所。女性多尿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排尿次数多,24小时排尿量可达5~10L,有的病人甚者更多,尿液不含糖及蛋白质。在做尿液检查时,尿比重正常在1.001~1.005,相应的尿渗透压为50~200mOsm/L,明显
尿崩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首先,尿崩症的病人大部分都会表现为特别心烦,而且特别想喝水。此外,尿崩症的病人24小时的尿量要远远超过2500毫升。有些病人还会表现出一些伴有症状,如头痛或者视力下降。
尿崩症的主要症状?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崩症的主要症状包括:1、多饮和烦渴,常表现为非常心烦,非常渴需要饮水;2、尿量多,24小时尿量多于甚至超过2500ml以上;3、低比重尿,尿的颜色淡,像清水,和正常尿液有较明显差别;4、伴有症状,肿瘤病人会伴有头痛,视力下降等表现;
尿崩症可以治愈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崩症是由头部神经系统的一些问题造成的,这些问题会造成尿液的浓缩和稀释障碍,造成大量的尿液,每天有5000、6000甚至上万的尿液。此时,病人因离子紊乱、无力等表现需要治疗。其治疗不仅是控制尿量,更是治疗神经内分泌造成的尿崩症。正常尿崩症是可以治愈的,有特殊的治疗药物。某些肿瘤造成的尿崩症可以经过手
尿崩症可以根治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崩症能否根治取决于它的基本病因,若是颅脑肿瘤或者全身性疾病造成的话,根治的可能性不大,经过多喝水,配合抗利尿治疗,是能够恢复到正常生活的,不会影响寿命。少数病人会有口渴,伴随尿崩症的时候,就会是比较严重的脱水。过度脱水,会造成血管性虚脱,或者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这种症状根治的可能性也不到,及早治
尿崩症患者易出现什么?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合成分泌不足,或者是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而造成的临床综合征。治疗建议:尿崩症病人在临床上可以表现出烦渴、多饮、低渗性多尿、心慌、皮肤干燥,头晕,头痛,乏力、焦虑,失眠等等表现。
中枢性尿崩症是什么原因?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对于中枢性尿崩症,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本身存在有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损伤。因此会造成有小便控制障碍,因此诱发这种异常。平时要注意多补充维生素,促进恢复,主要可以经过营养神经的药物配合针灸穴位刺激来治疗。不要吃生冷辛辣的刺激性食品,同时不能吸烟饮酒,不然容易加重症状,影响恢复。
尿崩症可以治愈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崩症能否治愈取决于尿崩症的病因和是否积极接受治疗。部分尿崩症可以治好,也有一部分不能治好。一般轻度的脑损伤或感染造成的尿崩症可以完全恢复。脑部肿瘤或全身性疾病造成的尿崩症预后不好。特发性尿崩症会持续终身,但影响不大。不管是哪种尿崩症,都应当积极接受治疗,缓解症状,维持正常生活,减少并发症。
尿崩症能治愈吗
桂晓䶮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尿崩症是否能治愈不能一概而论。尿崩症是各种原因导致每日尿量在4000毫升以上,如果是头颅外伤或者下丘脑垂体手术导致的一过性尿崩,给予精氨加压素等药物替代治疗后,可以治愈。若是原发性或继发性尿崩症多数无法治愈,但是长期给予药物治疗后,能将尿量控制在正常范围。
小儿尿崩症的早期症状
王淑芬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三甲
小孩尿崩症早期症状会表现为排尿次数异常,主要是指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有的还会出现尿频、尿痛症状,还有孩子会出现口渴症状,主要是因为当孩子排尿量比较多时候没有及时进行补充水分所导致情况,所以孩子身体出现自我保护性反应会引起口渴症状,还会导致孩子皮肤干燥、口唇干燥、睡眠质量下降、每天精神状态比较差等情况。
尿崩症和尿频的区别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尿频是排尿次数增多,但是排尿的总量不一定增多,尿频大多是因为喝水多或者泌尿系统的炎症而引起的。尿崩症是中枢性的疾病,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部分或者完全破坏而引起的,发病机制不一样,大多数尿频预后好,耳尿崩症可能会终身用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