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怎么办
急性肾盂肾炎有全身症状(起病急骤、高热等,儿童全身症状突出,老年症状不典型)、泌尿系统症状(膀胱刺激征、腰痛、尿液异常);应对措施包括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和抗感染治疗(选合适抗生素,儿童、老年用药需谨慎);特殊人群中儿童要密切观察、遵儿科用药原则,老年要监测基础病、注意用药及护理,女性要注意个人卫生、足疗程用药
一、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多起病急骤,常有高热,体温可高达38℃以上,伴有寒战、乏力、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不适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败血症,尤其是血源性感染引起的急性肾盂肾炎,全身症状更为严重,可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表现。对于儿童患者,全身症状往往更为突出,可能出现哭闹不安、拒食等情况;老年患者全身症状可能不典型,体温升高不明显,但仍可能存在乏力、精神差等表现。
2.泌尿系统症状
尿频、尿急、尿痛:这是典型的膀胱刺激征表现,由于炎症刺激膀胱黏膜及尿道,患者会频繁产生尿意,且排尿时有急迫感和疼痛感。女性患者由于尿道短而直,更容易出现此类症状;在儿童中,也可能因炎症累及下尿路而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但儿童表述可能不清晰,需仔细观察其排尿行为。
腰痛:多为单侧或双侧腰部胀痛或酸痛,疼痛程度不一,是由于肾脏包膜受到炎症刺激,肾组织肿胀牵拉包膜所致。部分患者可伴有输尿管走行区的放射痛。
尿液异常:可出现浑浊尿,可见脓细胞或血尿,严重时可出现肉眼血尿。尿液中白细胞增多,尿沉渣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脓细胞,部分患者可见白细胞管型,这对诊断急性肾盂肾炎有重要意义。
二、急性肾盂肾炎的应对措施
1.一般治疗
休息: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以减轻肾脏负担,促进身体恢复。对于儿童患者,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病情缓解,应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老年患者也需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多饮水:多饮水可以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减少细菌在尿路的停留时间,每日饮水量应在2000ml以上,使尿量保持在1500ml以上。儿童患者需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但要注意避免一次大量饮水引起不适,可少量多次饮水;老年患者同样需保证充足饮水,但要根据自身心肾功能情况适当调整饮水量,防止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
2.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菌的类型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可选用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但需注意1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用)、半合成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等)、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等)等抗生素。对于病情较严重或存在复杂因素(如尿路梗阻等)的患者,可能需要静脉使用抗生素。儿童患者在选择抗生素时需特别谨慎,避免使用对骨骼发育等有影响的药物;老年患者可能存在肝肾功能减退,用药时需调整剂量或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急性肾盂肾炎起病可能较隐匿,且临床表现不典型,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及排尿情况。在治疗时,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如喹诺酮类药物应绝对避免用于18岁以下儿童。同时,要保证儿童的营养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急性肾盂肾炎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指标,如血糖、血压等。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选择对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抗生素,且要注意药物的剂量调整,根据肝肾功能情况合理用药。同时,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护理,防止出现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3.女性患者: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更容易发生急性肾盂肾炎,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会阴部的清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性生活后应及时排尿,以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在治疗期间,要按照医嘱足疗程用药,避免病情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