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办法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有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和生物制剂,非药物治疗包括功能锻炼和物理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药物治疗
1.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
甲氨蝶呤: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首选用药,它可以抑制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嘌呤合成受抑,同时具有抗炎作用。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甲氨蝶呤能有效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延缓关节结构破坏。
来氟米特:通过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的活性,影响活化淋巴细胞的嘧啶合成,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其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控制有较好效果。
柳氮磺吡啶: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它在肠道内被分解为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杨酸,前者有抗菌作用,后者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症状等。
2.生物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如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等。TNF-α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中起关键作用,这类生物制剂能特异性结合TNF-α,阻断其与受体的结合,从而减轻炎症。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其能快速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关节破坏进展,但使用这类药物可能会增加感染等风险。
白细胞介素-6(IL-6)抑制剂:托珠单抗属于此类药物,IL-6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也扮演重要角色,托珠单抗通过抑制IL-6信号传导通路来发挥治疗作用,对部分传统DMARDs治疗效果不佳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较好疗效。
二、非药物治疗
1.功能锻炼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病史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功能锻炼都至关重要。在病情缓解期,患者可进行适当的关节功能锻炼,如关节活动度训练,对于年轻患者,可选择如游泳、瑜伽等运动,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能在不增加关节负重的情况下锻炼关节,瑜伽中的一些伸展动作有助于维持关节的灵活性;对于老年患者,可选择慢走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通过功能锻炼可以维持和改善关节的功能,防止关节僵硬和畸形,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2.物理治疗
热敷:对于处于缓解期或关节疼痛不剧烈的患者,可适当进行热敷。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例如,用温热的毛巾敷在疼痛的关节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但在病情急性发作期,关节有明显红肿热痛时,不宜进行热敷,以免加重炎症。
针灸推拿:针灸推拿对类风湿关节炎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推拿可以改善关节周围的肌肉状态,缓解关节疼痛。但针灸推拿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对于有出血倾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需谨慎使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治疗时需格外谨慎。药物选择上应优先考虑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等的药物。非药物治疗方面,功能锻炼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同时要注意保护儿童的关节,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
2.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药物治疗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例如,一些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老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非药物治疗中,物理治疗的方式选择要更加温和,如热敷温度不宜过高,功能锻炼要根据身体状况适度进行,避免因锻炼过度导致关节损伤加重基础疾病。
3.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需特别注意。在妊娠前需与医生充分沟通治疗方案的调整,因为一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在非妊娠时期,药物治疗要考虑到女性的生理特点,如月经周期等对药物代谢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在功能锻炼和物理治疗方面,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生理周期合理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