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方案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去除病因,如避免接触过敏原、抗感染;急性期卧床休息,依消化道症状调整饮食;密切监测病情。药物治疗有改善血管通透性的维生素C、芦丁;用于缓解关节肿痛等症状的糖皮质激素;针对严重肾脏受累且激素疗效不佳的免疫抑制剂;以及用于高凝或有血栓倾向患者的抗凝药。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因免疫系统不完善病情变化快,用药要依年龄体重调整,注意生长发育监测与护理;老年人因合并基础病,需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孕妇治疗棘手,用药要权衡对胎儿影响,谨慎使用相关药物并密切产检。
一、一般治疗
1.去除病因:积极寻找并去除可能的致病因素,如避免接触过敏原,像某些食物(牛奶、鸡蛋、鱼虾等)、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花粉、尘螨等。对于有感染因素的患者,尤其是链球菌感染,应积极抗感染治疗,可选用抗生素。
2.休息与饮食: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活动量,有利于病情恢复。饮食方面,有消化道症状者,如腹痛、便血,应根据病情调整饮食。轻度腹痛可给予易消化、少渣的半流食;严重腹痛、便血者应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待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需注意循序渐进,从清淡、易消化食物开始,避免过早摄入可能致敏食物。
3.监测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皮疹变化、有无关节肿痛、腹痛情况、尿液性状等。定期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以评估病情进展及有无并发症发生。
二、药物治疗
1.改善血管通透性药物:常用维生素C、芦丁等。维生素C可参与体内多种代谢过程,有助于维持血管完整性,降低血管通透性。芦丁能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及脆性。
2.糖皮质激素:对于关节肿痛、腹痛明显、严重皮肤紫癜等患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但糖皮质激素不能预防肾脏损害的发生,也不能改变肾脏病变的进程。
3.免疫抑制剂:对于肾脏受累严重,如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且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者,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等。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减少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从而减轻肾脏损伤。
4.抗凝治疗:对于有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可使用抗凝药物,如双嘧达莫、肝素等。双嘧达莫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肝素能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阻止凝血酶形成,从而预防血栓形成。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是过敏性紫癜的高发人群,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病情可能相对较重且变化较快。在治疗过程中,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需严格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调整。如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需密切监测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在饮食调整过程中,要耐心引导,确保营养摄入均衡。同时,儿童好动,在急性期要做好护理,防止因活动过多加重病情。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治疗过敏性紫癜时,需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血压、血糖升高,对于本身就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人,需更加密切监测血压、血糖变化,并及时调整降压、降糖药物剂量。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差,使用抗凝药物时,要警惕出血风险,观察有无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黑便等出血表现。
3.孕妇:孕妇患过敏性紫癜,治疗较为棘手,因为很多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在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维生素C、芦丁等改善血管通透性药物可谨慎使用。如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应权衡利弊,在病情严重且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健康时,可在医生密切监测下小剂量使用。同时,孕妇在孕期本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合并过敏性紫癜时,要注意预防血栓形成,但抗凝药物的使用需极其谨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孕期要定期产检,密切关注胎儿发育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