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常用的药物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药物包括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传统DMARDs中的甲氨蝶呤是首选用药,可改善关节功能但需监测指标;来氟米特适用广但孕妇禁用;柳氮磺吡啶可改善症状但部分患者有胃肠道不适。生物制剂中TNF-α拮抗剂如依那西普等能快速缓解症状但有感染风险;IL-6拮抗剂托珠单抗对传统DMARDs疗效不佳者有效需监测血常规。小分子靶向药托法替布能快速缓解症状但有感染等潜在不良反应,使用时需谨慎评估。
一、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
1.甲氨蝶呤: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首选用药,它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嘌呤核苷酸合成,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甲氨蝶呤可有效减轻关节肿胀、疼痛,延缓关节破坏进展,例如多项长期随访研究显示,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的患者关节功能改善率较高,且能降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残疾发生率。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均可使用,但需要注意定期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因为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骨髓抑制、肝损伤等不良反应,有肝病病史的患者使用时需更加谨慎。
2.来氟米特:通过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的活性,影响活化淋巴细胞的嘧啶合成。临床研究发现,来氟米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能改善患者的关节症状和生活质量。其适用人群较广,但孕妇禁用,因为它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在使用前需要询问患者的妊娠情况,有生育计划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3.柳氮磺吡啶:是磺胺类抗菌药,在肠道内分解为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杨酸,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它对类风湿关节炎外周关节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改善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但部分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的患者禁用,对于年龄较大或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时要密切观察胃肠道反应。
二、生物制剂
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
依那西普:是一种可溶性TNF-α受体融合蛋白,能与TNF-α结合,阻断其与细胞表面TNF受体结合,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依那西普能快速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显著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使用生物制剂前需要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排除结核感染等禁忌证,因为生物制剂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对于有慢性感染病史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使用时要格外谨慎,老年患者使用时需评估其感染风险和整体健康状况。
英夫利西单抗:是抗TNF-α的单克隆抗体,通过与TNF-α特异性结合,阻止其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它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能迅速起效,减轻关节炎症。不过,使用英夫利西单抗可能会出现输液反应等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有严重感染或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需谨慎评估。
阿达木单抗:同样是抗TNF-α的生物制剂,能有效抑制TNF-α的生物学活性。临床应用显示,阿达木单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较好,可改善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但它也有感染等风险,对于女性患者,尤其是有生育需求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使用,因为其对胎儿的影响目前也需要进一步关注。
2.白细胞介素-6(IL-6)拮抗剂:如托珠单抗,通过抑制IL-6信号传导通路发挥作用。研究表明,托珠单抗能显著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炎症指标,改善关节功能,对于传统DMARDs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使用托珠单抗前需要监测血常规等指标,因为它可能会影响血常规,对于老年患者或有血液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密切关注血常规变化情况。
三、小分子靶向药
1.托法替布:是一种Janus激酶(JAK)抑制剂,通过抑制JAK信号通路,减少细胞因子的产生和传递。临床研究发现,托法替布能快速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但它也有感染、增加恶性肿瘤风险等潜在不良反应,对于有免疫缺陷、慢性感染或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需要谨慎使用,老年患者使用时要综合评估其整体健康状况和潜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