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胃炎要做哪些检查
慢性肠胃炎相关检查包括胃镜、肠镜、血常规、粪便常规及潜血、幽门螺杆菌检测。胃镜可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情况,适用于有相应症状且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检查前需禁食等;肠镜观察结肠黏膜,适用于有肠道症状怀疑结肠病变者,检查前需肠道准备;血常规可通过相关指标判断是否感染,随时可查;粪便常规及潜血可助判断肠道炎症等情况,留取标本有要求;幽门螺杆菌检测常用尿素呼气试验等,不同年龄检测方法有差异,检测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胃镜检查
1.检查原理及意义:胃镜检查是将一根前端带有摄像头的软管经口腔插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直接观察这些部位的黏膜情况,能清晰发现炎症、溃疡、息肉等病变。对于慢性肠胃炎患者,可直接看到胃黏膜的色泽、是否有充血、水肿、糜烂等表现,还能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病变的性质是炎症性还是其他更严重的情况,如是否有癌变倾向等。不同年龄的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准备,比如儿童进行胃镜检查可能需要在麻醉等方面有更谨慎的安排,以确保安全。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有慢性肠胃炎症状,如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且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检查前需禁食6-8小时,老年人如果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要在检查前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评估检查风险并做好相应准备;女性在月经期间一般可以进行检查,但如果有特殊情况需与医生沟通。
二、肠镜检查
1.检查原理及意义:肠镜检查是通过肛门将肠镜插入结肠,观察结肠黏膜的情况,对于慢性肠胃炎涉及结肠部位的患者,能发现结肠内的炎症、溃疡、出血等病变。可以明确慢性肠胃炎是累及胃还是结肠,或者两者都有累及,还能进行病理活检辅助诊断。不同年龄人群进行肠镜检查的准备工作有差异,儿童进行肠镜检查的肠道清洁等准备相对成人有不同的要求,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有慢性肠胃炎相关肠道症状,如腹泻、腹痛、便血等,怀疑结肠病变的患者。检查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服用泻药清空肠道。老年人如果有肠道蠕动功能减退等情况,肠道准备可能需要更精心的安排;女性在孕期一般不建议进行肠镜检查,除非有非常必要的情况,要充分评估风险。
三、血常规检查
1.指标及意义:血常规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指标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如果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可能提示有细菌感染导致的慢性肠胃炎;如果淋巴细胞升高为主,可能提示有病毒感染相关的情况。不同年龄的人群血常规正常参考值略有不同,儿童的血常规指标与成人有差异,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具体年龄等情况来判断血常规结果是否异常。
2.注意事项:血常规检查一般不需要特殊准备,随时可以进行。但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老年人有血液系统疾病等,血常规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整体病情综合判断。
四、粪便常规及潜血检查
1.指标及意义:粪便常规可以观察粪便的性状、有无寄生虫等。粪便潜血检查可以检测粪便中是否有微量出血,对于慢性肠胃炎患者,如果存在肠道黏膜损伤出血,粪便潜血可能呈阳性,有助于判断肠道炎症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有出血等并发症。不同年龄人群的粪便常规正常情况不同,儿童的粪便情况与成人不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粪便常规及潜血检查结果。
2.注意事项:留取粪便标本时要注意留取新鲜的标本,并且按照规定的方法留取,避免污染。对于儿童,要注意正确收集粪便标本,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五、幽门螺杆菌检测
1.检测方法及意义: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尿素呼气试验、胃镜下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肠胃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对于慢性肠胃炎的治疗和病因判断非常重要。不同年龄人群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的方法选择有差异,儿童一般更适合采用尿素呼气试验等相对无创的方法。
2.注意事项:进行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前需要空腹或者禁食2小时以上;进行胃镜下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则要遵循胃镜检查的相关准备要求。老年人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治疗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