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多样,皮肤黏膜有颊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口腔溃疡等;全身有发热、乏力、体重下降;关节肌肉有关节疼痛、关节炎、肌痛、肌无力;肾脏有蛋白尿、血尿等狼疮性肾炎表现;血液系统有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有头痛、癫痫发作、精神症状;心血管系统有心包炎、心肌炎、血管炎;消化系统有食欲不振等症状,儿童及女性患者表现有差异,既往病史患者易复发加重,需避免日光暴晒、休息、保持心态配合治疗
全身症状
多数患者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可表现为低热、中度发热甚至高热,发热的原因与免疫系统激活、炎症反应等有关。乏力也是常见症状,患者常感疲倦、无力,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这与疾病导致的机体代谢紊乱、炎症消耗等因素有关。体重下降也较为常见,由于疾病状态下机体消耗增加、食欲减退等原因,患者体重可逐渐减轻。
关节肌肉表现
关节受累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约90%以上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可累及单个或多个关节,常见于手指、手腕、膝关节等部位,多呈对称性,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钝痛、刺痛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炎,一般不引起关节畸形,但少数患者长期患病可能出现关节畸形,这与关节滑膜的炎症、软骨和骨的破坏等因素有关。肌肉受累时可表现为肌痛,部分患者出现肌无力,影响肢体活动,肌痛和肌无力的发生与肌肉组织的炎症损伤等有关。
肾脏表现
肾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累及的重要脏器,约50%-70%的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肾脏受累,称为狼疮性肾炎。临床表现多样,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严重时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其病理类型复杂,包括系膜增生性、局灶节段性、弥漫增生性、膜性肾病等多种类型,不同病理类型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有所差异,肾脏受累的发生与自身抗体介导的肾脏损伤等免疫病理机制相关。
血液系统表现
血液系统受累较为常见,可出现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与慢性炎症、红细胞破坏增加、骨髓造血抑制等因素有关。白细胞减少也较为常见,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其发生与自身抗体导致的白细胞破坏增加、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等有关。血小板减少可导致皮肤黏膜出血点、瘀斑等,严重时可出现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与自身抗体破坏血小板及影响血小板生成等有关。
神经系统表现
神经系统受累可表现为多种症状,如头痛,是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可呈轻度至重度头痛。还可出现癫痫发作,多为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其发生与脑部血管炎、神经组织的免疫损伤等有关。精神症状也是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之一,可出现抑郁、焦虑、认知障碍等,这些精神神经症状的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自身抗体对神经组织的损伤等因素相关。
心血管系统表现
心血管系统受累时,可出现心包炎,表现为胸痛、心包摩擦音等,与心包膜的炎症反应有关;还可出现心肌炎,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律失常等,与心肌组织的炎症损伤相关;此外,还可能出现血管炎,影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导致高血压、雷诺现象等,雷诺现象表现为手指或足趾遇冷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发白、发紫、发红的间歇性改变,与血管痉挛等因素有关。
消化系统表现
消化系统受累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泻或便秘。肝脏受累时可出现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转氨酶升高等,这与肝脏的炎症损伤等因素相关。消化系统症状的发生与胃肠道黏膜的血管炎、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对于儿童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皮肤黏膜损害可能更为突出,肾脏受累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病情可能更为严重,需要密切监测肾脏功能等指标。女性患者由于性激素等因素的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男性有所差异,需要关注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生理变化时病情的波动情况。有既往病史的患者,病情可能更容易复发或出现病情加重,需要长期规律随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生活方式方面,患者应注意避免日光暴晒,因为日光照射可诱发或加重皮肤黏膜损害和病情活动,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