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
病毒性心肌炎症状多样且在不同人群有不同表现,前驱症状一般在发病前13周出现,有发热、全身倦怠感、肌肉酸痛等病毒感染症状,还可能有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症状;心肌受损症状分轻症和重症,轻症有活动耐力下降、心悸、胸闷等,重症有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头晕、黑矇、晕厥等;心律失常相关症状包括早搏的心脏停跳感、心动过速的心跳明显加快、心动过缓的头晕乏力等;特殊人群中,儿童病情变化快需密切观察,老年人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病情要关注症状变化,孕妇影响胎儿发育需遵医嘱检查治疗,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感染发病要加强防护、及时就医。
一、前驱症状
病毒性心肌炎通常先有病毒感染症状。对于儿童而言,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感染后前驱症状可能较为明显。成人中,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者,身体免疫力下降,也易出现前驱症状。一般在发病前13周,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可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儿童可能高热达39℃甚至更高,成人多为中度发热。同时伴有全身倦怠感,就像身体被沉重的枷锁束缚,极度乏力。还会有肌肉酸痛,仿佛肌肉被无数小针同时刺痛,活动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会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儿童咳嗽可能较为剧烈且频繁,成人相对稍轻;咽痛,吞咽时疼痛明显加重;流涕,可为清涕或黄涕。也有患者表现为胃肠道感染症状,如恶心,感觉胃部不适,有想吐的冲动;呕吐,严重时可能呈喷射状;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性状变稀。
二、心肌受损症状
1.轻症表现:症状相对隐匿,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不适,仅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如以前能轻松跑跳玩耍,现在跑一会儿就气喘吁吁,容易疲劳。成人可能感觉心悸,自觉心跳异常,有时像心脏在胸腔内“蹦迪”,跳动不规律;胸闷,胸部有压迫感,仿佛被大石头压住,呼吸不畅。
2.重症表现: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明显加快,儿童呼吸急促更为显著,可伴有鼻翼煽动。端坐呼吸,即不能平卧,只能被迫坐起来呼吸以减轻呼吸困难。头晕,大脑供血不足导致,严重时可能站立不稳,有摔倒的危险。黑矇,眼前突然发黑,视力短暂丧失。更严重的可能发生晕厥,意识突然丧失,摔倒在地。这是因为心肌受损严重,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导致大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严重不足。对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出现这些重症表现的风险更高,病情也可能进展更快。
三、心律失常相关症状
1.早搏:患者可感觉到心脏有停跳感,就像心跳突然“卡顿”了一下。部分患者会伴有心慌、心悸症状,这种不适感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休息。儿童可能因为表述不清,仅表现为烦躁不安。
2.心动过速:患者会感到心跳明显加快,自己能清晰地感觉到心脏在快速跳动。可能出现心慌、头晕症状,严重时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尤其是本身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心动过速可能诱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3.心动过缓: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症状,由于心跳过慢,大脑和身体各器官供血不足,导致身体机能下降。严重的心动过缓可能导致晕厥,患者突然失去意识,这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快。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活动情况和饮食情况。如果孩子出现发热、乏力、哭闹不安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以促进身体恢复。
2.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毒性心肌炎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家人要关注老人的症状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送医。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基础疾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孕妇:孕妇身体处于特殊生理状态,病毒性心肌炎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利于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4.免疫力低下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艾滋病等疾病的人群,更容易感染病毒引发心肌炎。这类人群要注意加强自身防护,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注意个人卫生。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免疫状态和病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