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什么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系统器官,发病与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依美国风湿病学会分类标准,不同人群患病有不同影响及注意事项,育龄女妊娠需监测调整用药,儿童要关注生长心理,老年多脏器受累且常合基础病,治疗需谨慎监测。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疾病定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正常组织和器官的一类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如皮肤、关节、肾脏、心脏、肺脏、神经系统等。
二、发病机制相关要点
1.免疫系统异常
患者体内免疫系统紊乱,B淋巴细胞过度活化,产生大量自身抗体。例如,抗核抗体(ANA)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自身抗体之一,多种抗核抗体如抗双链DNA抗体等在该病患者体内可被检测到。这些自身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组织中,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多个器官和系统受损。
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有家族聚集现象,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易感性相关,但并非单一基因决定发病,而是遗传易感性与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环境因素影响
紫外线照射是重要的环境诱因之一,约40%的患者对紫外线敏感,紫外线可使皮肤细胞凋亡,释放自身抗原,从而激发自身免疫反应。
某些药物(如肼屈嗪、普鲁卡因胺等)、感染(如病毒感染等)也可能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作。
三、临床表现多样性
1.皮肤表现
约80%的患者有皮肤损害,典型的为面部蝶形红斑,位于双侧面颊和鼻梁部,呈对称性分布,形似蝴蝶。此外,还可能出现盘状红斑、光过敏(暴露于紫外线后皮肤症状加重)、口腔溃疡等表现。
2.关节肌肉症状
多数患者会有关节疼痛,可累及多个关节,如手指关节、膝关节等,部分患者伴有关节肿胀,一般不引起关节畸形,但少数患者长期患病可能出现关节破坏。同时,患者还可能有肌肉无力的表现。
3.肾脏受累
肾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累及的器官,约50%-70%的患者会出现肾脏病变,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严重时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肾脏受累的病理类型多样,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
4.其他系统受累
心脏受累可表现为心包炎、心肌炎等;肺脏受累可出现胸膜炎、间质性肺炎等;神经系统受累可出现头痛、癫痫发作、精神症状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标准
目前常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该标准包括11项指标,如颊部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关节炎、浆膜炎、肾脏病变、神经系统病变、血液学疾病、免疫学异常(如抗Sm抗体阳性、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等)、抗核抗体阳性等。患者符合其中4项或4项以上标准,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可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2.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可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鉴别,如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以关节病变为主,有独特的类风湿因子等相关抗体;皮肌炎除皮肤肌肉症状外,有特征性的肌肉酶学改变和肌电图表现;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有多种自身抗体且临床表现介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等之间;还需与感染性疾病等鉴别,感染性疾病一般有明确的感染源及相应的感染指标等可资鉴别。
五、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育龄女性,妊娠可能会诱发病情活动或加重。在病情稳定期且无重要脏器受累时,可在医生密切监测下妊娠,但需要调整药物治疗方案,部分免疫抑制剂可能对胎儿有影响,需权衡利弊。
2.儿童患者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对少见,但病情可能更具侵袭性。儿童患者在治疗时需考虑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例如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可能影响身高增长等,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同时要关注心理状态,因为患病可能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
3.老年患者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往往多脏器受累的情况更常见,且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更加谨慎,药物选择需考虑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因为老年患者肝肾功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可能受到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