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鼻炎中医怎么治
中医针对小儿过敏性鼻炎有内治法、外治法及特色疗法配合生活调护。内治法分肺气虚寒、脾气虚弱、肾气虚寒型,分别用温肺止流丹加减、补中益气汤加减、金匮肾气丸加减;外治法包括穴位贴敷(选肺俞等穴,用白芥子等药,注意操作及皮肤反应)和针灸疗法(针刺迎香等穴、艾灸足三里等穴,注意艾灸温度);特色疗法配合生活调护有推拿按摩(手法轻柔等)及生活调护(环境、饮食、起居方面注意事项),均对小儿过敏性鼻炎有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
一、中医内治法
1.辨证论治
肺气虚寒型:主要表现为鼻痒、喷嚏频频、流清涕、早晚加重,常伴恶风怕冷、自汗等。治以温肺散寒、益气固表,方用温肺止流丹加减。该方在临床研究中显示能有效改善患儿鼻黏膜状态,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发现,使用温肺止流丹加减治疗的小儿过敏性鼻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脾气虚弱型:可见鼻塞、流涕、嗅觉减退,伴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体倦乏力等。治法为健脾益气、升清化湿,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研究表明,补中益气汤可调节患儿肠道菌群,改善脾胃功能,进而对过敏性鼻炎产生治疗作用,相关研究通过检测患儿肠道菌群及免疫指标发现,用药后患儿肠道菌群平衡改善,免疫相关指标趋向正常。
肾气虚寒型:表现为鼻痒、喷嚏、流清涕,伴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夜尿多等。治以温补肾阳、固肾纳气,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临床观察发现,金匮肾气丸能调节患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改善肾虚相关症状,从而对过敏性鼻炎发挥治疗效应,相关基础研究通过检测激素水平等指标证实了其对该轴的调节作用。
二、中医外治法
1.穴位贴敷
常用穴位及药物:常选取肺俞、脾俞、肾俞等穴位。药物多选用白芥子、细辛、甘遂等研末制成膏剂贴敷。研究显示,穴位贴敷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降低IgE等过敏相关指标水平。在一项针对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穴位贴敷临床研究中,经过多个疗程治疗后,患儿血清IgE水平明显下降,临床症状评分显著降低。
操作及注意事项:操作时需将药物准确贴敷于穴位,保持一定时间。对于小儿皮肤娇嫩,要密切观察贴敷部位皮肤反应,若出现红肿、瘙痒等不适,应及时取下。同时,根据患儿年龄、体质等调整贴敷时间,一般年龄较小患儿贴敷时间相对较短,避免对皮肤造成过度刺激。
2.针灸疗法
针刺穴位:可选迎香、印堂、合谷等穴位。针刺迎香穴等能改善鼻部气血运行,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临床针刺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表明,针刺后患儿鼻黏膜血管通透性降低,炎症反应减轻。例如,通过鼻内镜检查发现,针刺相关穴位后患儿鼻黏膜肿胀程度改善,通气状况好转。
艾灸方法:可选取足三里、气海等穴位进行艾灸。艾灸具有温阳散寒作用,能增强机体正气。对于小儿过敏性鼻炎属虚寒证者,艾灸能起到温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但艾灸时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小儿皮肤,根据小儿耐受程度控制艾灸距离和时间。
三、中医特色疗法配合生活调护
1.推拿按摩
推拿手法及作用:如按揉迎香穴、擦鼻旁等手法。按揉迎香穴可通利鼻窍,擦鼻旁能促进鼻部气血流通。小儿推拿临床实践发现,规范的推拿按摩能调节小儿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气血运行,对过敏性鼻炎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例如,经过一定疗程的推拿后,患儿的鼻塞、喷嚏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推拿时手法要轻柔、均匀、持久、有力。操作前需清洁双手,避免损伤小儿皮肤。根据小儿年龄和体质调整推拿力度和频率,年龄较小患儿手法宜轻,体质虚弱者手法要柔和。
2.生活调护
环境方面: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定期清洁室内灰尘、螨类等过敏原。对于小儿过敏性鼻炎患儿,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湿度50%~60%较为适宜。避免让小儿接触花粉、动物毛发等常见过敏原,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
饮食方面:小儿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冰淇淋等。鼓励小儿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当摄入健脾、补肾的食物,如山药、红枣、核桃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起居方面:保证小儿充足的睡眠,作息规律。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小儿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因为感冒可能诱发或加重过敏性鼻炎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