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压疮的预防包括评估风险(定期用工具评估、动态监测)、减少局部压力(定时翻身、用辅助器具、减压设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清洁、保持干燥)、改善营养状况(均衡饮食、营养补充);压疮的护理包括早期压疮减压、皮肤护理,中晚期压疮创面处理(清创、抗感染、创面覆盖)、全身支持,特殊人群压疮护理要针对儿童、老年人、失禁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应护理。
一、压疮的预防
(一)评估风险
1.全面评估:对于住院患者等需定期评估压疮风险,采用Braden评分量表等工具,从感觉、潮湿、活动能力、移动能力、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等方面进行评估,根据评分判断发生压疮的风险等级,如评分≤18分提示有发生压疮的风险,且分数越低风险越高。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皮肤薄嫩、新陈代谢快,老年人皮肤松弛、弹性差、血液循环相对较差,都需重点评估;对于长期卧床、行动不便、营养不良、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感觉障碍等生活方式或病史相关人群,更要密切关注压疮风险。
2.动态监测:尤其是病情变化、活动能力改变等情况发生时,要及时重新评估,以便调整预防措施。
(二)减少局部压力
1.体位变换
定时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1次,对于高危人群可缩短至1-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儿童翻身时要注意动作轻柔,根据其体重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翻身力度;老年人骨骼相对脆弱,翻身时需注意保护关节等部位。
体位安置:可使用翻身枕、泡沫垫等辅助器具保持良好体位,如对于长期仰卧位患者,可在足跟、肩胛等易受压部位垫起,使身体与床面形成合理角度,减轻局部压力。
2.使用减压设备:对于不能频繁翻身的患者,可使用气垫床、减压坐垫等。气垫床通过交替充气和放气,使身体受压部位不断变化;减压坐垫则根据人体臀部等部位的生理结构设计,分散压力。
(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1.皮肤清洁:定期为患者清洁皮肤,一般每天1-2次,使用温水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儿童皮肤娇嫩,宜选用温和的婴儿专用清洁产品;老年人皮肤干燥,清洁时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
2.保持干燥:及时擦干汗液、尿液等,避免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对于大小便失禁患者,要及时清理,可使用皮肤保护剂等产品保护皮肤。
(四)改善营养状况
1.均衡饮食: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蛋白质是皮肤修复的重要原料,维生素C、维生素E等有助于抗氧化和皮肤健康。对于儿童,要保证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均衡;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消化功能适当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摄入。
2.营养补充:对于营养不良或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二、压疮的护理
(一)早期压疮的护理
1.减压处理:继续保持局部减压措施,如增加翻身次数等。
2.皮肤护理: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可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然后用无菌敷料覆盖,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创面变化。
(二)中晚期压疮的护理
1.创面处理
清创:对于有坏死组织的创面,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清创,清除坏死组织,促进新鲜组织生长。清创方法包括外科清创、自溶性清创、酶学清创等。
抗感染:根据创面情况使用合适的抗感染药物(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使用指导),预防和控制感染。
创面覆盖:可使用水胶体敷料、藻酸盐敷料等促进创面愈合。水胶体敷料能吸收创面渗出液,形成湿性环境,有利于创面愈合;藻酸盐敷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止血作用,适用于渗液较多的创面。
2.全身支持:加强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营养以促进创面愈合,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三)特殊人群的压疮护理
1.儿童:儿童皮肤薄嫩,在护理时要特别注意操作轻柔。对于婴幼儿,选择柔软的尿布,勤更换,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若发生压疮,要及时采取温和的护理措施,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或敷料。
2.老年人:老年人皮肤修复能力较差,护理时要更加注重预防和早期干预。在翻身时要注意保护骨骼突出部位,避免擦伤。对于已发生的压疮,要加强营养支持,密切观察创面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3.失禁患者:大小便失禁患者要及时清理排泄物,保持会阴部及相关受压部位清洁干燥。可使用失禁护理产品,如失禁性皮炎保护剂等,保护皮肤免受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