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妊娠糖尿病怎么办
妊娠糖尿病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不同程度葡萄糖耐量异常,一般在妊娠24-28周用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诊断标准为空腹、服糖后1小时、服糖后2小时血糖达相应标准即可。需进行饮食管理(控制总热量、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物质比例、少食多餐)、运动管理(选择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方式,注意运动时间与频率)、血糖监测(自我监测及定期产检监测),若生活方式干预血糖不达标需用胰岛素治疗,高龄、有妊娠糖尿病病史、肥胖孕妇为特殊人群需更严格管理。
一、妊娠糖尿病的定义与筛查
妊娠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不同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异常。一般在妊娠24-28周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只要有一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二、饮食管理
控制总热量:根据孕妇的孕前体重、孕周、活动量等因素来确定每日所需总热量。例如,孕前体重正常的孕妇,孕中晚期一般每日需要1800-2200千卡左右的热量,但妊娠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进行精准计算,确保热量摄入既满足胎儿生长发育需求,又能控制血糖。
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比例: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应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等,避免精制糖和高糖食物;蛋白质占20%-30%,可选择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脂肪占20%-30%,以不饱和脂肪为主,如橄榄油、鱼油等。
少食多餐:将一天的饮食分为5-6餐,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导致血糖急剧升高。例如,可在三餐之间增加2-3次加餐,如一份低卡水果(如草莓、蓝莓等)或一小把无糖坚果。
三、运动管理
运动方式选择:适合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运动方式有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散步是较为安全且容易坚持的运动方式,每天可进行3次,每次20-30分钟,速度以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劳为宜;孕妇瑜伽可以帮助孕妇增强身体柔韧性和平衡力,同时调节血糖,但要避免过于剧烈的体式;游泳则是全身性的运动,对关节压力小,也是不错的选择,每周可进行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
运动时间与频率:运动最好在饭后1-2小时进行,此时血糖相对较高,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一般每周运动3-5次,要保持运动的规律性,但需注意避免在空腹时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
四、血糖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孕妇应学会自我监测血糖,一般建议在空腹、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分别监测血糖。空腹血糖应控制在3.3-5.3mmol/L,餐后1小时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通过自我监测可以及时了解血糖变化情况,根据血糖结果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
定期产检监测:除了自我监测,孕妇还需按照产检计划定期进行血糖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糖化血红蛋白等,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有助于医生全面评估孕妇的血糖控制情况。
五、药物治疗(若生活方式干预血糖不达标时)
当通过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后血糖仍不达标时,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胰岛素是妊娠糖尿病控制血糖的主要药物,因为口服降糖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胰岛素的使用需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六、对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发生妊娠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且孕期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增加。这类孕妇更要严格遵循饮食、运动等管理方案,密切监测血糖,因为高龄可能会使胎儿出现异常的风险增加,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降低胎儿畸形、巨大儿等风险。
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孕妇:既往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复发妊娠糖尿病的风险较高。这类孕妇在孕前就应开始进行血糖相关的评估,孕期要更加严格地进行血糖监测和管理,包括更精准的饮食控制、更规律的运动以及更频繁的血糖监测,以防止血糖波动过大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肥胖孕妇:肥胖孕妇本身胰岛素抵抗相对较重,发生妊娠糖尿病的几率高。这类孕妇在饮食管理上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热量摄入,在运动选择上要考虑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对关节压力小的运动方式,如游泳等,同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因为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可能会对母婴健康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