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免疫抑制治疗及并发症防治。一般治疗涵盖休息活动与饮食调节;对症治疗有利尿消肿及减少尿蛋白;免疫抑制治疗常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并发症防治需预防感染、抗凝防治血栓栓塞及处理急性肾损伤等,不同年龄患者治疗时需注意相应特点及不良反应监测等。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活动:
水肿明显时需卧床休息,这有助于减少机体消耗,降低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的风险。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过度活动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影响病情恢复。成人患者也应根据自身水肿及病情控制情况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量,病情稳定后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生活方式方面,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良好的作息有助于机体的自我修复和代谢调节,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2.饮食:
蛋白质:一般给予正常量的优质蛋白饮食,每天每公斤体重约1g。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蛋类、牛奶等,这是因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大量蛋白尿丢失,机体处于低蛋白血症状态,需要补充优质蛋白来维持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摄入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但要注意适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成人患者同样要注意优质蛋白的合理摄入,根据病情调整摄入量。
热量:保证充足的热量摄入,每天每公斤体重约30-35kcal,可通过摄入碳水化合物如主食等来提供,以满足机体基本代谢需求,避免机体蛋白作为能量来源被消耗,影响病情恢复。
水肿及盐摄入:有水肿和高血压时,应限制盐的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小于3g。这是因为盐摄入过多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和高血压,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都需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儿童患者也不例外,要注意避免食用腌制食品等高盐食物。
二、对症治疗
1.利尿消肿:
常用的利尿剂有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袢利尿剂如呋塞米等。通过利尿作用减少水钠潴留,减轻水肿。对于儿童患者,使用利尿剂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需要密切监测尿量、电解质等情况。成人患者在使用利尿剂过程中也需要定期监测电解质,防止出现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情况。
2.减少尿蛋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如卡托普利、氯沙坦等,除了具有降压作用外,还可通过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尿蛋白排泄。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使用这类药物时要考虑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儿童患者使用时更要谨慎评估。
三、免疫抑制治疗
1.糖皮质激素:
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用药物,如泼尼松等。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免疫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初始治疗一般采用足量足疗程的方案,儿童患者使用时要根据体重等调整剂量,并且要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库欣综合征样表现(向心性肥胖等)、感染风险增加等。成人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同样要注意监测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等,同时要遵循逐渐减量的原则,不能随意停药或增减剂量。
2.细胞毒性药物:
如环磷酰胺等,适用于激素依赖型或激素抵抗型的患者。这类药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但不良反应较多,如骨髓抑制、性腺抑制、出血性膀胱炎等。儿童患者一般不首选细胞毒性药物,成人患者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在使用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常规、尿常规等指标。
四、并发症防治
1.感染:
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感染。要注意预防感染,保持环境清洁,减少探视。一旦发生感染,要根据感染的病原体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等常见感染,因为感染可能会诱发肾病综合征复发或加重病情。成人患者也需要注意避免接触感染源,感染发生时要及时合理用药。
2.血栓、栓塞并发症: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容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可给予抗凝治疗,如使用肝素、华法林等。对于儿童患者,抗凝治疗要谨慎评估出血风险,成人患者在使用抗凝药物时要监测凝血功能。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血栓、栓塞相关的症状,如肢体肿胀、疼痛、呼吸困难等,一旦出现要及时处理。
3.急性肾损伤:
当出现急性肾损伤时,要积极寻找诱因并去除,如纠正低血容量、停用肾毒性药物等。对于儿童患者,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成人患者也要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因素,必要时可进行血液净化等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