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有哪些
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有多样症状,关节症状包括晨僵、肿胀、疼痛、后期可致畸形;全身症状有发热、皮疹、乏力、体重减轻;还可累及其他系统,如眼部、心脏、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出现相应症状。
一、关节症状
1.晨僵
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患儿常出现晨僵现象,表现为早晨起床后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一般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上较为常见。这是因为夜间关节活动减少,炎症介质积聚,导致关节滑膜充血、水肿,早晨活动时出现僵硬感。这种症状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可能表现得相对隐匿,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孩子晨起后的关节活动情况。对于婴幼儿,可能会出现晨起后肢体活动不灵活、不愿活动等表现。
2.关节肿胀
多发生在腕、掌指、近端指间等小关节,也可累及膝、踝、肘等大关节。肿胀的关节局部皮肤温度可能升高,触之有饱满感。这是由于炎症导致关节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等原因引起。例如,累及膝关节时,孩子可能会出现膝关节明显肿胀,外观上可看到膝盖部位隆起,活动时因肿胀受限更加明显。
3.关节疼痛
疼痛是儿童类风湿关节炎常见症状之一,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部位与受累关节相关,小关节受累时,孩子可能会表现出抓握物品困难、不愿使用受累手指等;大关节受累时,可能出现行走困难、不能正常奔跑跳跃等。疼痛会影响孩子的日常活动和生长发育,因为孩子处于生长阶段,长期关节疼痛可能导致活动量减少,进而影响骨骼肌肉的发育。
4.关节畸形
在疾病后期可能出现关节畸形,多见于年长儿。常见的畸形有手指的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畸形等;膝关节可能出现外翻或内翻畸形等。关节畸形的发生是由于长期炎症导致关节软骨破坏、关节周围组织挛缩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手指尺侧偏斜是因为掌指关节半脱位等原因导致手指向尺侧偏移,严重影响手部的功能和外观。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热型多为不规则发热,体温可在38-40℃之间波动。发热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有的患儿还可能伴有寒战。发热是机体对炎症反应的一种表现,炎症因子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对于儿童来说,长期发热可能会影响其新陈代谢、营养状况等。比如,发热会使孩子食欲减退,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不利于生长发育。
2.皮疹
部分患儿会出现皮疹,常见的有红斑、丘疹等,多为一过性,可随体温变化而时隐时现。皮疹的出现与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有关。例如,有些患儿在发热时会出现红色斑丘疹,分布于躯干、四肢等部位,热退时皮疹可能减轻或消失。
3.乏力
患儿常感到乏力,活动耐力下降。这是因为炎症消耗机体能量,以及发热等因素导致身体处于消耗状态。孩子可能表现为不愿意参与原本喜欢的活动,如玩耍、运动等,精神状态相对萎靡。
4.体重减轻
由于疾病导致食欲减退、机体代谢异常等原因,患儿可能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体重不增或减轻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关键期,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身体的生长。例如,原本体重正常增长的孩子,在患病期间体重不再增加甚至下降,可能提示疾病对营养摄入和消耗的影响较大。
三、其他系统受累症状
1.眼部受累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眼部受累,如虹膜睫状体炎等。表现为眼睛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这是因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可能累及眼部的相关组织,需要及时关注眼部情况,因为严重的眼部受累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视力。例如,虹膜睫状体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视力永久性损伤。
2.心脏受累
少数患儿可出现心脏受累,如心包炎、心肌炎等。心包炎可表现为胸痛、心悸等;心肌炎可能出现心率加快、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表现。心脏受累是儿童类风湿关节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因为心脏是重要的脏器,一旦受累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整体健康状况,甚至危及生命。
3.呼吸系统受累
可能出现胸膜炎等情况,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受累是由于炎症累及胸膜等组织引起,孩子在出现这些症状时可能会因为呼吸不适而影响日常活动。例如,咳嗽、胸痛可能会使孩子不敢深呼吸,进而影响肺部的正常通气功能。
4.消化系统受累
部分患儿会有消化系统受累表现,如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这与疾病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以及可能使用的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等因素有关。食欲不振会进一步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入,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和生长发育。例如,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导致孩子营养不良,加重乏力等全身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