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有哪些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有多种症状表现,关节症状包括多数患者的晨僵(持续超1小时意义大,受环境、激素等影响)、关节疼痛(最早症状之一,多对称,病情活动加重)与肿胀(滑膜炎症等致,女性常见);全身症状有部分患者的低热或高热(与关节炎症活动相关,不同年龄性别的表现有差异)、全身乏力(因慢性炎症耗能致,生活方式不当会加重);关节外表现包括较常见的类风湿结节(与病情活动相关,不同年龄性别需注意鉴别)、肺部表现(间质性肺炎致咳嗽气短等,年龄大、女性需关注)、心脏表现(心包炎致心前区疼痛等,女性和年龄大的易受影响),各表现都与患者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等有关,需针对性注意相关事项。
一、关节症状
1.晨僵:
多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会出现晨僵现象,表现为早晨起床后关节部位僵硬、活动受限,一般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者意义较大。这种晨僵可持续数小时,随着病情活动而逐渐缓解。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关节滑膜炎症导致的滑液增多、关节周围组织水肿等有关,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关节退变基础上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晨僵症状相对更明显且持续时间更长。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激素水平变化时,晨僵可能会有一定波动。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会加重晨僵症状,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的人应注意保暖,避免居住在过于潮湿的环境中。
2.关节疼痛与肿胀:
疼痛通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多呈对称性,常见于手指关节、手腕、膝关节等部位。疼痛程度可轻可重,病情活动时疼痛往往加重。肿胀则是由于关节滑膜炎症、关节腔积液等原因导致,受累关节会出现肿胀、压痛。例如手指关节肿胀时,可观察到关节梭形改变,这在女性患者中也较为常见,可能与女性激素等因素对关节的影响有关。年龄较大的患者关节软骨、骨质等已有一定退变,发生类风湿关节炎时疼痛和肿胀的表现可能与年轻患者有所不同,疼痛可能更隐匿,肿胀程度相对可能因关节退变基础而有所差异。
对于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的患者,过度劳累会诱发关节疼痛和肿胀加重,所以要注意合理安排活动量,避免长时间过度使用关节。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一般体温在37.5℃-38℃左右,也有少数患者会出现高热。发热与关节炎症活动相关,当关节滑膜炎症处于活跃状态时,机体的免疫反应会导致发热。年龄较小的儿童患类风湿关节炎时,发热可能更为突出,且可能伴有皮疹等表现;老年患者发热时需警惕是否合并有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因为老年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出现感染情况。女性患者在发热时需关注是否与月经周期等因素有关联。
生活方式上,发热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机体代谢和散热。
2.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即使经过适当休息也难以缓解。这是因为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机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消耗能量,导致患者出现乏力感。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都可能出现乏力症状,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本身存在一些基础疾病,乏力感可能会被放大;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乏力可能会更明显。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的患者如果生活方式不健康,如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会加重乏力症状。
三、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
是较常见的关节外表现,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如肘关节鹰嘴突附近、膝关节周围等。结节大小不一,质地较硬,无压痛或轻度压痛。其发生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活动密切相关,结节的出现提示病情处于活动期。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类风湿结节的表现可能类似,但儿童患者相对较少出现类风湿结节;女性患者出现类风湿结节时,需注意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鉴别。
有类风湿结节的患者要注意保护结节部位,避免受压、摩擦等,防止皮肤破损感染。
2.肺部表现:
可出现间质性肺炎,患者可能会有咳嗽、气短等症状,活动后气短症状加重。这是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累及肺部,导致肺间质发生炎症改变。年龄较大的患者患间质性肺炎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老年患者肺功能本身有所减退;女性患者在患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部表现时,要关注是否与女性激素对肺部的影响以及自身免疫反应的差异有关。
有类风湿关节炎肺部表现的患者要避免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因为吸烟会加重肺部损伤,同时要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以免加重肺部病情。
3.心脏表现:
可出现心包炎,患者可能有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可发现异常。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时,女性患者和年龄较大的患者相对更易受到影响,因为女性激素变化和老年患者心脏本身的生理变化可能影响病情的发展和表现。
有心脏表现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心情平稳,减少心脏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