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结肠息肉需要怎么治疗

来源:民福康

结肠息肉治疗方式有内镜下治疗(包括高频电凝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和外科手术治疗(适用于息肉较大基底宽、怀疑恶变浸润深或合并肠道梗阻等情况),治疗后需定期随访(通过结肠镜检查),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生活方式对治疗及预防复发有影响,饮食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饮食,运动要适当,还要戒烟限酒

一、结肠息肉的治疗方式

(一)内镜下治疗

1.高频电凝切除术:适用于有蒂的结肠息肉。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息肉组织凝固、坏死、脱落而达到切除目的。对于直径较小(一般小于2cm)的有蒂息肉较为常用,通过内镜将电凝器插入,接触息肉根部进行电凝切割。其原理是高频电流可使组织中的离子快速振荡产生热量,使蛋白质变性凝固。

2.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主要用于无蒂或亚蒂且直径较小(一般小于2cm)的息肉。通过注射生理盐水等使病变黏膜与下层组织分离,然后用圈套器等将病变黏膜切除。该方法基于将病变黏膜抬起后,能更完整地切除息肉,减少残留和复发的可能。

3.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可用于较大的无蒂息肉,尤其是直径大于2cm的病变。能将病变黏膜从黏膜下层完整剥离,对于一些较大的结肠息肉或早期结肠癌前病变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它是通过逐步切割黏膜下层并剥离病变组织来实现的。

(二)外科手术治疗

1.适用于的情况:当息肉较大且基底较宽、内镜下切除困难;息肉怀疑有恶变,且已经浸润到黏膜下层较深部位;或者息肉合并有严重的肠道梗阻等情况时需要外科手术治疗。例如,对于一些直径大于2cm的广基息肉,内镜下切除风险较高,可能选择外科手术。

2.手术方式:一般根据息肉的部位、大小等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部分结肠切除术等。手术需要将包含息肉的一段结肠切除,然后进行肠道吻合。手术创伤相对内镜下治疗较大,但能彻底切除病变组织。

二、治疗后的随访

(一)随访的重要性

结肠息肉有复发的可能,所以治疗后需要定期随访。通过随访可以早期发现复发的息肉或新出现的息肉,及时进行处理,降低结肠癌的发生风险。一般来说,根据息肉的病理类型、数量、大小等因素制定随访计划。例如,对于单个良性息肉切除后,可在术后1-2年进行结肠镜复查;如果是多发性息肉或有腺瘤性息肉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等情况,随访间隔可能会缩短。

(二)随访的具体检查方式

主要通过结肠镜检查来随访。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肠道黏膜情况,发现是否有复发或新的息肉生长。同时,还可以在结肠镜下对新发现的病变进行处理。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人群

儿童患结肠息肉相对较少,但如果患病,在治疗后随访需要更加密切关注。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肠道功能和身体状况与成人不同。在进行内镜检查时要考虑儿童的耐受性等情况。同时,对于儿童息肉的病因可能与遗传等因素有关,家族中有结肠息肉病史的儿童,更要重视定期的结肠镜随访。

(二)老年人群

老年人患结肠息肉后,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状况。老年人往往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内镜下治疗相对外科手术风险可能较低,但要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等情况是否能耐受内镜操作。在随访过程中,要注意老年人的依从性,提醒其按时进行结肠镜复查,因为老年人对疾病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容易忽视肠道健康问题。

(三)女性特殊时期

女性在孕期如果发现结肠息肉,一般不建议立即进行内镜下治疗,因为孕期内镜操作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需要根据息肉的具体情况评估后,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处理。在哺乳期,进行治疗或随访时使用的药物等需要考虑对乳汁分泌和婴儿的影响,一般会选择对婴儿影响较小的检查和治疗方式。

四、生活方式对结肠息肉治疗及预防复发的影响

(一)饮食方面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如西兰花、菠菜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全谷物(如燕麦、糙米等),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有助于预防息肉复发。有研究表明,高膳食纤维饮食的人群结肠息肉复发风险相对较低。

2.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肠道负担,可能促进息肉的发生和复发。应避免过多食用油炸食品、红肉等。

(二)运动方面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肠道蠕动。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运动可以改善肠道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对结肠息肉的治疗和预防复发有积极作用。

(三)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结肠息肉的发生风险,并且不利于息肉治疗后的恢复和预防复发。戒烟限酒可以减少对肠道黏膜的刺激,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概率。

了解疾病
肠息肉病
肠息肉病一般是指肠息肉,肠息肉主要是指突出于患者肠黏膜表面的隆起状赘生物,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可引起特殊的临床症状。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肠息肉0.3cm要不要切除?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单个直肠息肉癌变可能性不高,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在肠镜检查时顺便将息肉切除,以防息肉出现病变。息肉的类型可分为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绒毛状腺瘤、错构瘤等,在没有经过病理结果分析前统称为息肉,与肠道炎症感染、家族史或是接触放射性物质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息肉小于1cm,且为单发性息肉,可不用手术,定期复查
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不一定需要切除。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表现,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患者定期复查即可。如果属于炎症性息肉,经过有效的抗炎治疗干预原发病后,息肉通常会自行消失,也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但是如果患者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这类息肉癌变的风险较高,建议患者尽早通过外科
肠息肉和年龄有关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的发生和年龄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年龄的增长可能会提高患结肠息肉的几率。结肠息肉发病的具体病机并不明确,但是多与炎症刺激、遗传或者基因突变等原因有关,而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经常抽烟酗酒,还有年龄增长,都可能会影响结肠功能,导致结肠上局部组织老化脱落,或者异常增殖,引起结肠息肉生长。除此之外,过
多发性肠息肉会容易癌变吗?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多发结肠息肉是有几率恶变的,建议到正规医院及时检查治疗,凡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息肉是会癌变的。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就要看息肉性质的。
肠息肉切除后还会癌变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切除后一般不会发生癌变。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切除后通常不会反复发作。而炎症性息肉在炎症反应消退后可能会随之消失,癌变的几率也很低。如果患者存在腺瘤性息肉,则存在一定癌变的趋势,但是如果患者能够尽早切除,术后癌变的几率也会降低,不需要过分担心。患者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通常早期时息肉较小,所以多数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仅在检查时明确病变。随着息肉逐渐增长,患者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若息肉表面存在较多血管,血管破裂后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表现为呕血、黑便;若降结肠息肉较大,堵塞肠腔,还会出现排便困难、排便习惯改变等现象;且结肠息
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患者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肠道出血的症状,一般为鲜红色或者暗红色。如果患者息肉较大或者属于多发性息肉,还可出现排便次数增多、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结肠息肉过大,可引起肠梗阻、肠套叠,容易出现腹部绞痛的症状。患者可以到医院做直肠指诊、大便常规检查、肠道造影检查等明确诊断。如果患
广基肠息肉是指什么?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广基结肠息肉属于良性的结肠息肉,只是广基结肠息肉的基底部相对比较宽,而且相对更加容易癌变。在临床上多考虑是由于长时间慢性炎症刺激造成的,会造成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有粘液以及脓血便。在临床上一旦发现广基结肠息肉就建议尽早采取手术摘除,避免术后后期恶变。同时在术后三个月需要复查下电子结肠镜,因为息肉很容易
做过肠息肉手术后还会复发吗?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大部分情况下,肠息肉手术后不会复发或者复发的概率很低。但如果表现出以下情况,也不能排除肠息肉复发的可能性。第一,如果手术没有完全切除肠息肉,特别是没有完全切除肠息肉的基底部分,息肉可能会再次生长。第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注意及时改变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如吃辛辣、刺激性和油腻的食物,可能会造成肠息肉
做了肠息肉手术后注意事项吃什么?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做了肠息肉手术之后,主要就是要注意多休息,尽量防止过多的劳动。此外,做了肠息肉手术之后,在饮食上尽量还是以柔软好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油炸的食品,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防止疲劳和熬夜的发生。此外,在肠息肉手术之后,一定要防止过于干硬的食物,饮食上一定要做到细嚼慢咽。平时也一定要注意保持生活习惯,饮食习
肠息肉会癌变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是否会发生癌变,主要是看结肠息肉属于什么性质。如果是增生性、炎性的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但是腺瘤样息肉,容易发生癌变。肠癌与腺瘤的癌变有密切关系,在腺瘤样息肉里,比如家族性息肉病、以息肉病为突出表现的林奇综合征、管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这些腺瘤也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肠息肉怎么治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分为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炎性息肉如果是炎性息肉,患者肠道存在慢性炎症,可以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还可遵医嘱口服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改善肠道功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肠炎得到有效控制,结肠息肉也会逐渐消失。2.腺瘤样息肉如果是腺瘤样息肉,
肠息肉术后多久能活动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术后具体活动时间,主要取决于息肉大小以及治疗方法。小息肉主要采用APC方法,较大息肉需要采用EM2,如果息肉相对较深或是较大,需要完整切除,可能需要进行ESD治疗。1.APC方法如果是APC治疗,患者术后24小时即可下地,进行轻微活动,少量散步。2.EM2或是ESD治疗如果是进行EM2或是ESD治疗,建议患者适当延长卧床时间,建议
乙状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张颖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在乙状结肠粘膜表面隆起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病理上常将结肠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有恶变倾向,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肿瘤性息肉主要是指腺瘤性息肉,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一般建议结肠镜下切除治疗。
肠息肉手术要住院几天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肠息肉手术需要住一周左右可以出院。住院前一至两天需要抽血化验,了解是否存在出血风险。另外,排查有没有传染病,第二天或者第三天以后开始做手术,常规手术如果没有并发症,两三天以后可以顺利出院,但是如果有并发症,比如出现肠穿孔或者感染,住院时间会长,至少也要半个月左右。
乙状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在乙状结肠部位长出了一些肉瘤样的物质,而造成这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所造成。乙状结肠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单发乙状结肠息肉一般没有太多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多发乙状结肠息肉需要手术切除,但乙状结肠息肉很少会发展为肠癌。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