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护理措施
压疮的评估与预防包括用Braden评分量表等评估风险,特殊人群需密切评估,观察皮肤状况;预防措施有体位变换、皮肤保护、营养支持;创面护理分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各期有不同护理方法;还有床单与衣物管理、心理护理等要点,通过多方面护理降低压疮发生及促进创面愈合等。
一、评估与预防
1.风险评估
采用Braden评分量表等工具对患者压疮风险进行评估,该量表从感觉、潮湿、活动能力、移动能力、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等方面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不同风险等级,如评分≤12分提示高度危险。对于老年人、长期卧床、消瘦、昏迷、瘫痪等特殊人群更需密切评估,因为这些人群本身身体机能较差,皮肤修复能力弱,发生压疮的风险更高。例如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皮肤变薄、弹性降低、皮下脂肪减少,更容易发生压疮;长期卧床患者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不畅,增加了压疮发生的可能性。
观察皮肤状况,定期检查患者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如骶尾部、髋部、足跟、肘部等,注意皮肤是否有发红、破损、水疱等异常情况。对于肤色较深的患者,评估压疮风险时要更加仔细,因为皮肤颜色较深可能掩盖皮肤早期的变化。
2.预防措施
体位变换:定时为患者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1次,病情允许时可每1-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对于不能自主翻身的患者,可使用翻身枕、气垫床等辅助工具。如使用气垫床时,要调节好气垫床的压力和波动频率,保证其能有效分散压力。对于长期坐轮椅的患者,要定期更换体位,每15-30分钟抬起臀部1次,每次10-15秒,同时要注意评估臀部皮肤状况。
皮肤保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患者擦身,使用温和的清洁剂,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产品。对于尿失禁、大便失禁的患者,要及时清理排泄物,保持会阴部及臀部皮肤清洁,可使用皮肤保护剂,如氧化锌软膏等,形成保护膜,减少排泄物对皮肤的刺激。对于出汗较多的患者,要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潮湿的衣物和床单。
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等有助于皮肤修复的营养物质。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等方式补充营养。例如蛋白质是皮肤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维持皮肤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促进皮肤的修复和保护。
二、创面护理
1.Ⅰ期压疮护理
Ⅰ期压疮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或麻木,皮肤完整。此时要避免继续受压,增加翻身次数,可使用减压贴等产品保护受压部位。同时要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如红斑范围是否扩大、皮肤温度是否升高、疼痛是否加剧等。对于老年人,由于其皮肤修复能力相对较弱,更要加强观察和护理,防止压疮进一步发展。
2.Ⅱ期压疮护理
Ⅱ期压疮表现为表皮或真皮部分缺损,形成浅表溃疡。护理时要注意保护创面,避免感染。可使用无菌的水胶体敷料、藻酸盐敷料等覆盖创面。水胶体敷料具有吸收渗液、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藻酸盐敷料能够吸收大量渗液,为创面创造湿性愈合环境。对于小儿患者,由于皮肤娇嫩,要选择适合小儿的敷料,操作时要更加轻柔。在护理过程中,要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创面的变化,如渗液情况、创面大小、周围皮肤状况等。
3.Ⅲ期和Ⅳ期压疮护理
Ⅲ期压疮表现为全层皮肤缺损,可深及皮下组织;Ⅳ期压疮表现为全层皮肤及组织缺损,常累及肌肉、骨骼等。对于这类压疮,需要专业的清创处理,可使用清创胶、清创酶等进行清创,清除坏死组织。然后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如泡沫敷料、银离子敷料等。泡沫敷料具有良好的吸收渗液和隔离创面的作用;银离子敷料具有抗菌作用,可预防和控制创面感染。在护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对于合并感染的压疮,可能需要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但要注意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促进创面愈合。对于老年患者,在营养支持时要注意营养物质的均衡摄入,根据患者的消化功能调整营养补充方式。
三、其他护理要点
1.床单与衣物管理: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无褶皱、碎屑等。患者的衣物要宽松、柔软,避免摩擦皮肤。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及时更换被污染的床单和衣物,防止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
2.心理护理:压疮的治疗周期较长,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例如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向患者讲解压疮的治疗过程和预后情况,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小儿患者,要给予家长心理支持,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压疮的护理,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