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糖尿病肾病综合征需从多方面进行管理,包括密切监测血糖并结合饮食运动控糖、严格监测血压并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血压、避免肾损伤药物并定期评估肾功能、保持作息规律避免劳累、预防眼部和心血管等并发症,如监测血糖每天2-4次、血压每天至少一次,饮食控制碳水、脂肪、蛋白质摄入,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低盐饮食、戒烟限酒,定期查肾功能、眼科等。
一、血糖控制
1.监测血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需密切监测血糖,通过定期检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指标,了解血糖波动情况。一般建议每天监测血糖2-4次,如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监测数据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因为高血糖会加重肾脏损伤,良好的血糖控制可延缓肾病进展。例如,研究表明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左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风险。对于不同年龄段患者,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血糖控制目标可能略有不同,但总体以接近正常血糖水平为宜,避免低血糖发生;老年患者则需兼顾低血糖风险,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至糖化血红蛋白小于8%。
2.饮食与运动结合控糖:饮食上要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碳水化合物应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等,控制在总热量的50%-60%;脂肪摄入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橄榄油、深海鱼油等,占总热量的20%-30%;蛋白质摄入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一般为0.8-1.0g/(kg·d),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等占比应在50%以上。同时,适当运动,如每周进行15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不同年龄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需调整,老年人运动应更温和,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身体损伤。
二、血压管理
1.监测血压:定期测量血压,建议每天至少测量一次,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高血压会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所以严格控制血压至关重要。一般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不同年龄段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可能有差异,老年患者血压可适当放宽至140/90mmHg以下,但需避免血压过低引起脑供血不足等问题。
2.生活方式干预血压:低盐饮食是血压管理的重要措施,每天盐摄入应小于5g,减少腌制食品、咸菜等高盐食物的摄入。同时,保持健康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m2。对于有吸烟饮酒习惯的患者,应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重高血压和肾脏损伤,过量饮酒也会升高血压并影响肾脏功能。
三、肾脏保护
1.避免肾损伤药物:某些药物可能对肾脏有损害,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部分抗生素等,应避免使用。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需告知医生自己患有糖尿病肾病,由医生评估药物对肾脏的影响后再决定是否使用。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导致肾毒性,应尽量避免应用。
2.定期评估肾功能: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以便及时了解肾脏功能变化情况。一般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肾功能。根据肾功能变化,医生可调整治疗方案,早期发现肾功能异常并采取干预措施,能更好地保护肾脏功能。
四、生活习惯
1.作息规律:保持充足睡眠,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作息有助于身体各器官修复和调节,对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规律作息可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功能,有利于病情控制。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更需要充足睡眠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和身体发育;老年人作息也应规律,保证睡眠质量,可减少身体机能衰退对病情的不利影响。
2.避免劳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劳累会加重身体负担,影响肾脏血液循环,不利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的恢复。无论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的患者,都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过度运动。例如,体力劳动者应避免长时间重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避免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导致精神过度紧张和身体疲劳。
五、并发症预防
1.眼部并发症预防: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常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如眼底检查等。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科检查,早期发现眼部病变可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视力严重受损。不同年龄段患者眼部检查频率和重点可能不同,儿童和青少年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相对较晚,但也需定期检查;老年患者眼部病变风险增加,更应加强检查。
2.心血管并发症预防: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心血管并发症风险较高,要注意监测血脂等指标。血脂异常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进而影响心血管健康。应保持血脂在正常范围,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血脂,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调脂药物。同时,注意观察自己是否有胸闷、胸痛、心悸等心血管不适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