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阴虚火旺有什么症状
阴虚火旺是中医术语,指阴液亏虚、虚火亢旺,会出现潮热、盗汗、手足心热、消瘦等全身症状,还会有心阴虚火旺致心悸失眠多梦、肺阴虚火旺致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及咽干口燥、肝阴虚火旺致头晕目眩及胁肋隐痛、肾阴虚火旺致腰膝酸软、男性遗精早泄、女性经少或闭经等不同脏腑相关症状,不同人群在各阶段因阴液不足等易出现相应症状。
一、阴虚火旺的定义
阴虚火旺是中医术语,指阴液亏虚,虚火亢旺。阴液包括精、血、津、液等,当阴液不足时,不能制约阳气,阳气相对偏亢,从而产生虚火内扰的病理变化。
二、阴虚火旺的症状
(一)常见全身症状
1.潮热
表现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午后或夜间发热较明显。从年龄角度看,儿童若出现阴虚火旺,可能因阴液相对不足,更容易出现午后潮热情况;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阴液渐亏,也较易出现此类潮热表现。女性在不同生理阶段,如更年期,由于阴液相对不足,也可能出现潮热症状。
从中医理论角度,是阴不制阳,阳气相对偏盛,在特定时间(午后属阴,夜间属阴)阳热更易扰动所致。
2.盗汗
入睡后汗出,醒后汗止。儿童盗汗可能与自身阴阳调节功能不完善,阴液易受虚火扰动有关;老年人因机体功能衰退,阴液亏虚,虚火内生,也易出现盗汗;女性在产后等阴血耗伤的情况后,若调理不当,也可能出现盗汗,这是因为产后阴血不足,阴虚火旺,迫津外泄而致盗汗。
机制是阴虚内热,睡时卫阳入里,肌表不固,虚热蒸津外泄,醒后卫阳出表,肌表固密,汗出停止。
3.手足心热
自觉手掌心、足心发热。儿童由于新陈代谢相对旺盛,若存在阴虚火旺,可能因阴液不能濡养,虚火内生而出现手足心热;老年人阴液渐亏,脏腑功能衰退,也易出现手足心热;女性在月经前后等生理阶段,若阴血不足,阴虚火旺,也会有手足心热的表现。
是阴液亏虚,不能制约阳气,虚火上炎于手足部位所致。
4.消瘦
形体逐渐消瘦。儿童若长期阴虚火旺,会影响脾胃功能,导致消化吸收不良,进而影响生长发育,出现消瘦;老年人脏腑功能减退,阴液亏虚,若虚火内扰,也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导致消瘦;女性若阴虚火旺,长期耗伤阴液,也会出现形体消瘦情况,这是因为阴虚火旺,虚火消耗阴液和人体正气,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和营养物质的储备。
(二)不同脏腑相关症状
1.心阴虚火旺
心悸:心中悸动不安,不能自主。儿童心阴虚火旺相对较少见,但若有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不当,也可能出现;老年人心脏功能衰退,阴液不足,虚火扰心,易出现心悸;女性在情志不舒等情况下,若阴血耗伤,心阴不足,虚火内动,也会引发心悸。
失眠多梦:难以入睡或睡眠不深,多梦。儿童心阴虚火旺可能因心阴不足,心神失养,虚火扰神而失眠多梦;老年人心阴亏虚,加上年老气血不足等因素,易出现失眠多梦;女性在月经周期、孕期、更年期等阶段,心阴易受影响,出现失眠多梦,这是因为心阴不足,心神被扰,神不守舍所致。
2.肺阴虚火旺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咳嗽无痰或痰量很少且质地黏稠。儿童肺阴虚火旺可能因外感邪气后调理不当,耗伤肺阴;老年人肺脏功能衰退,阴液不足,虚火灼肺,易出现干咳少痰;女性在肺阴相对不足的生理阶段,如经期、孕期等,也可能出现此类症状,是肺阴亏虚,虚火灼伤肺络,肺失清润所致。
咽干口燥:感觉咽喉干燥,口中津液不足。儿童肺阴虚火旺时,肺阴受损,不能滋润咽喉,会出现咽干口燥;老年人肺阴亏虚,加之环境因素等,咽干口燥更明显;女性在阴液相对不足时,也易出现咽干口燥,是肺阴不足,不能上承滋润咽喉所致。
3.肝阴虚火旺
头晕目眩:头晕眼花,视物不清。儿童肝阴虚火旺较少见,若有先天肝阴不足或后天疾病影响,可能出现;老年人肝脏功能衰退,阴血亏虚,虚火上扰清窍,易出现头晕目眩;女性在经、孕、产、乳等生理阶段,肝阴易受影响,出现头晕目眩,是肝阴不足,不能上荣头目,虚火上扰所致。
胁肋隐痛:胁肋部隐隐作痛。儿童肝阴虚火旺出现胁肋隐痛相对少见;老年人肝脏功能减退,阴液不足,虚火内灼胁肋脉络,可出现胁肋隐痛;女性在情绪波动等情况下,肝阴受损,虚火内动,也会有胁肋隐痛,是肝阴亏虚,虚火内灼胁肋经络所致。
4.肾阴虚火旺
腰膝酸软:腰部和膝部酸软无力。儿童肾阴虚火旺相对少见,若有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过度耗伤,可能出现;老年人肾脏功能衰退,肾阴亏虚,骨骼失养,易出现腰膝酸软;女性在绝经前后,肾阴亏虚,也会出现腰膝酸软,是肾阴不足,不能濡养腰膝,骨骼失养所致。
遗精早泄(男性):男性出现遗精或早泄情况。男性若肾阴亏虚,虚火扰动精室,可导致遗精早泄;从年龄角度,老年人肾气渐衰,肾阴不足,也可能出现此类症状;从生活方式看,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会耗伤肾阴,增加遗精早泄的风险,是肾阴亏虚,虚火扰动精室,精关不固所致。
经少或闭经(女性):女性月经量少或月经停止。女性若肾阴不足,冲任二脉失养,可出现经少或闭经;在青春期、更年期等阶段,女性肾阴易受影响,出现经少或闭经,是肾阴亏虚,冲任失调,血海不足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