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肿瘤保守治疗方法
肺部肿瘤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支持治疗。药物治疗有化疗(通过药物抑瘤,适用能耐受者,需考虑老年、儿童特殊情况)、靶向治疗(针对靶点,需基因检测,要考虑育龄期女性、老年特殊情况)、免疫治疗(激活免疫系统,符合适应证者适用,需考虑老年、儿童特殊情况);放射治疗中外照射放疗利用射线聚焦肿瘤,适用多种情况,要考虑儿童、老年特殊情况;支持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对维持患者体力等重要,按病情制定方案,考虑老年、儿童特殊情况)和呼吸支持(针对呼吸困难患者,选合适方式,考虑儿童、老年特殊情况)
一、药物治疗
(一)化疗
1.作用原理: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例如,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铂类联合紫杉醇等方案,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化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2.适用情况:适用于身体状况能够耐受化疗的肺部肿瘤患者,对于部分早期可手术但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也可在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使肿瘤降期,增加手术切除的机会;对于晚期无法手术的患者,化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3.特殊人群考虑: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对化疗的耐受性可能较差,需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根据身体状况调整化疗方案;儿童肺部肿瘤相对罕见,化疗需谨慎,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对儿童生长影响较小的化疗药物,并密切关注长期的不良反应。
(二)靶向治疗
1.作用原理: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进行作用,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传导等过程。例如,对于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EGFR-TKI类靶向药物,能特异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相比化疗,具有更高的疗效和更好的耐受性。
2.适用情况:需要通过基因检测明确存在相应靶点突变的肺部肿瘤患者。例如,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优先选择靶向治疗。
3.特殊人群考虑:育龄期女性使用靶向治疗药物时需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治疗前需充分评估;老年患者使用靶向治疗时,要关注药物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如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使用某些靶向药物可能需要调整心血管药物的使用。
(三)免疫治疗
1.作用原理: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例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能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使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免疫治疗在部分肺部肿瘤患者中能显著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2.适用情况:对于符合免疫治疗适应证的肺部肿瘤患者,如PD-L1表达阳性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免疫治疗。
3.特殊人群考虑:老年患者免疫治疗时要注意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因为老年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儿童肺部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相对较少,需谨慎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放射治疗
(一)外照射放疗
1.作用原理:利用放射线从体外聚焦照射肿瘤部位,使肿瘤细胞受到损伤,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繁殖。例如,对于不能手术的早期肺部肿瘤患者,外照射放疗可以达到与手术类似的局部控制效果。
2.适用情况:包括不能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术后有肿瘤残留或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晚期肿瘤为缓解症状(如骨转移引起的疼痛等)进行的姑息放疗等。
3.特殊人群考虑:儿童进行放射治疗时要严格控制照射剂量和范围,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放射线可能会对正常组织造成长期影响,如影响骨骼发育等;老年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时要注意保护正常器官,如肺部照射时要关注对心脏等邻近器官的影响,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等调整放疗计划。
三、支持治疗
(一)营养支持
1.重要性:肺部肿瘤患者由于肿瘤消耗、治疗副作用等原因往往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良好的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患者的体力和免疫力,提高对治疗的耐受性。研究表明,营养不良的肺部肿瘤患者预后往往较差。
2.营养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消化功能制定营养方案,对于能进食的患者,建议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对于不能进食或进食不足的患者,可考虑肠内营养制剂或肠外营养支持。
3.特殊人群考虑:老年患者消化功能减退,营养支持要注意食物的易消化性;儿童肺部肿瘤患者营养支持需保证充足的热量和营养物质供应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同时要注意营养制剂的选择要适合儿童的消化特点。
(二)呼吸支持
1.适用情况:对于肺部肿瘤导致呼吸困难的患者,需要进行呼吸支持。例如,对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肺部肿瘤患者,可能需要吸氧、无创通气甚至有创通气等呼吸支持手段。
2.呼吸支持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呼吸支持方式,如轻度呼吸困难可通过鼻导管吸氧,中重度呼吸困难可能需要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严重呼吸衰竭时可能需要有创呼吸机治疗。
3.特殊人群考虑:儿童进行呼吸支持时要选择适合儿童的呼吸设备和参数,密切监测呼吸、血氧等指标;老年患者呼吸支持时要注意心肺功能的耐受性,避免过度通气等情况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