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的症状是什么样的
红斑狼疮有多种症状,皮肤黏膜症状包括典型皮疹(如蝶形红斑、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盘状红斑)和黏膜损伤(如口腔、鼻腔溃疡);全身症状有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系统受累症状包括肾脏受累(蛋白尿、血尿、水肿等)、血液系统受累(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受累(头痛、癫痫、认知障碍等)、心血管系统受累(心包炎、心肌炎等)、呼吸系统受累(胸膜炎、间质性肺炎等)。
一、皮肤黏膜症状
1.典型皮疹
红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常见特征性皮疹,如蝶形红斑,表现为横跨鼻梁和双侧脸颊的对称性红斑,形似蝴蝶,约见于40%-60%的SLE患者,其发生与自身免疫导致的皮肤血管炎症等因素相关。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也较为典型,表现为环形或丘疹鳞屑性皮疹,常分布于曝光部位,如面部、颈部、上胸部等,阳光照射后可能加重。盘状红斑则是红斑狼疮的一种皮肤损害类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红斑,红斑上覆盖有粘着性鳞屑,去除鳞屑后可见其下有角质栓和毛囊口扩大,好发于头面部、颈部等部位,约5%-10%的盘状红斑狼疮可能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2.黏膜损伤:可出现黏膜溃疡,常见于口腔、鼻腔等部位,口腔黏膜溃疡较为常见,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疼痛性溃疡,这与自身免疫性炎症累及黏膜组织有关,在女性患者中可能相对更为常见,且与疾病的活动度有一定关联,当疾病处于活动期时,黏膜溃疡可能更易出现且更严重。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可为低热、中等度热,也有少数患者为高热。发热原因与自身免疫反应激活,导致体内炎症因子释放有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较为常见,约80%的患者在病程中会有发热表现,不同年龄的患者均可出现发热,但一般儿童患者发热可能相对更为急骤且易波动。
2.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缺乏精力,这种乏力感较为常见,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耐力,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疾病导致的慢性炎症状态、能量代谢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各年龄段的红斑狼疮患者均可出现乏力症状,且女性患者可能因疾病本身及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乏力感有时可能更为明显。
3.体重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这与疾病引起的食欲减退、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尤其是在疾病活动期时,体重下降可能较为明显,对于儿童患者来说,体重下降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密切关注营养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需求。
三、系统受累症状
1.肾脏受累
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累及肾脏,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等。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多,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超过0.5g,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水肿可从眼睑、下肢等部位开始出现,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肾脏受累的发生与自身抗体攻击肾小球等肾脏结构有关,在SLE患者中约50%-70%会出现肾脏受累,不同年龄的患者肾脏受累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肾脏受累有时起病较为隐匿,但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2.血液系统受累
贫血:患者可出现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这是由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慢性炎症等多种因素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或生成减少引起的,约50%的SLE患者会出现贫血,女性患者可能因月经等因素影响,贫血表现可能相对更为明显。
白细胞减少: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这与自身免疫导致的白细胞破坏增多、骨髓造血受抑制等有关,约1/3的SLE患者会出现白细胞减少,儿童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的情况,需要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降低,可导致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表现,约20%-40%的SLE患者会出现血小板减少,对于血小板严重减少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出血风险的防范,尤其是儿童患者,要避免碰撞等导致出血的情况发生。
3.神经系统受累
可出现头痛、癫痫发作、认知障碍等。头痛是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与颅内血管炎、神经受累等因素有关;癫痫发作多为部分性发作或全身性大发作,与脑部血管、神经受累导致异常放电有关;认知障碍可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约15%-25%会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不同年龄的患者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和严重程度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患者神经系统受累有时可能被误诊,需要仔细鉴别。
4.心血管系统受累
可出现心包炎、心肌炎等。心包炎表现为胸痛、心包摩擦音等,心电图可出现相应改变;心肌炎可导致心悸、胸闷、心律失常等,严重时可影响心脏功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心血管系统受累并不少见,各年龄段患者均可发生,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时期心血管系统受累的风险可能会增加,需要加强监测。
5.呼吸系统受累
可出现胸膜炎,表现为胸痛、胸腔积液等;也可出现间质性肺炎,表现为咳嗽、气短等。胸膜炎引起的胸痛与胸膜炎症刺激有关,胸腔积液量可多可少;间质性肺炎则会影响肺的气体交换功能,导致气短等症状,在红斑狼疮患者中呼吸系统受累也较为常见,尤其是在疾病活动期时,需要注意评估肺功能情况,对于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呼吸系统受累的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增加,需要劝导戒烟等健康生活方式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