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病包括胃炎(分急性、慢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炎(分急性、慢性)等常见类型,发病机制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诊断方法有症状评估、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幽门螺杆菌检测、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胃镜、结肠镜、X线钡餐检查)
一、肠胃病的常见类型及特点
(一)胃炎
1.急性胃炎:多由应激、药物、酒精、创伤等因素引起。起病较急,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例如,因大量饮酒导致的急性胃炎,胃黏膜会受到酒精刺激而出现充血、水肿等炎症改变,相关研究表明约有一定比例的人群在大量饮酒后会发生急性胃炎的病理改变。
2.慢性胃炎: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自身免疫等因素相关。病情迁延,症状多样,可表现为上腹隐痛、饱胀、食欲不振、反酸等。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全球约有一半以上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其中部分人会发展为慢性胃炎。
(二)胃溃疡
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有关。主要症状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疼痛多在餐后一段时间出现,如进食后1-2小时左右,下次进餐前缓解。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中胃溃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感染人群。
(三)十二指肠溃疡
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异常等密切相关。疼痛特点多为空腹痛,即空腹时疼痛明显,进食后缓解,疼痛节律较为明显。同样,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且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
(四)肠炎
1.急性肠炎:常由饮食不洁、食用变质食物、感染细菌或病毒等引起。起病急,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腹泻次数较多,严重时可出现水样便。例如,食用被大肠杆菌污染的食物后易引发急性肠炎,相关临床数据显示急性肠炎在夏季等饮食卫生易受影响的季节发病率较高。
2.慢性肠炎: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肠道感染未彻底治愈、自身免疫、过敏等因素有关。症状主要有长期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大便性状改变,可出现黏液便等。自身免疫因素引起的慢性肠炎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人群中发病率相对较高。
二、肠胃病的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一)年龄因素
儿童肠胃病多与饮食不规律、感染等有关,如儿童感染轮状病毒易引发急性肠炎。老年人肠胃功能减退,胃肠蠕动减慢,且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更易发生肠胃病,如老年人因胃肠动力不足易出现便秘等肠胃问题,同时药物副作用也可能导致肠胃不适。
(二)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在肠胃病的发病上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某些肠胃病在不同性别中的表现可能略有不同。例如,在一些自身免疫性肠胃疾病中,可能在特定性别中有不同的发病特点,但总体差异不显著。
(三)生活方式因素
1.饮食:长期高盐、高脂、辛辣饮食,过度饮酒、吸烟等不良饮食生活方式会增加肠胃病的发病风险。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高脂饮食加重胃肠消化负担;长期吸烟饮酒会影响胃肠黏膜的血液供应和正常功能,增加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发生几率。
2.精神压力: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胃肠蠕动紊乱、胃酸分泌失调等,从而引发肠胃病。例如,长期高压工作的人群患肠胃病的概率相对较高,相关研究发现精神压力大的人群肠胃功能紊乱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四)病史因素
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的人群,再次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更易复发肠胃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复发风险增加。曾有胃肠手术史的人群,可能因胃肠结构改变、消化功能受影响等因素,更容易出现肠胃功能紊乱等问题,如倾倒综合征等并发症可能在胃肠手术后出现。
三、肠胃病的诊断方法
(一)症状评估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包括腹痛的部位、性质、发作时间、频率,腹泻的次数、大便性状,是否伴有恶心、呕吐、反酸、烧心等其他伴随症状,通过对这些症状的了解初步判断肠胃病的可能类型。
(二)实验室检查
1.粪便常规检查:可了解大便中有无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卵等,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肠道感染、出血等情况。例如,肠道感染时粪便中常可见白细胞增多。
2.幽门螺杆菌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尿素呼气试验、胃镜下活检等。尿素呼气试验无创且简便,能检测患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对于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有重要意义。
3.血液检查:如血常规可了解有无感染、贫血等情况;生化检查可了解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对于判断肠胃病患者的全身状况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有帮助。
(三)影像学检查
1.胃镜检查:是诊断胃部疾病的重要手段,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如炎症、溃疡、肿瘤等,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对于上腹部不适、疑似胃部疾病的患者,胃镜检查是常用且有效的诊断方法。
2.结肠镜检查:用于检查结肠及直肠病变,能直接观察肠道黏膜情况,发现肠炎、息肉、肿瘤等病变,对于下消化道出血、慢性腹泻等肠道疾病的诊断价值较高。
3.X线钡餐检查:通过口服钡剂,观察胃肠道的形态、蠕动情况等,对于一些胃肠疾病如溃疡、肿瘤等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相对于胃镜和结肠镜检查,其直观性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