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分期
慢性肾病依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蛋白情况分为5期,1-2期肾脏损伤相对较轻需重视并控制基础疾病等,3期肾脏功能中度减退需个体化治疗,4-5期肾脏功能严重减退,4期需做肾移植等准备,5期达肾衰竭终末期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及相关并发症防治等。
一、慢性肾病分期的定义
慢性肾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伤病史>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e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eGFR下降(<60ml/(min·1.73m2))超过3个月。慢性肾病分期主要依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蛋白情况来划分。
二、慢性肾病的分期及具体指标
(一)1期
1.eGFR指标:eGFR正常,即eGFR≥90ml/(min·1.73m2)。
2.尿蛋白情况:尿蛋白正常或升高,尿蛋白排泄率(UPE)正常或升高,尿蛋白/肌酐比值(UACR)正常或升高。此期肾脏有结构或功能异常,但肾小球滤过功能基本正常,可能因一些基础疾病或生活方式因素导致肾脏轻微损伤,如长期高血压未良好控制可能开始影响肾脏早期结构和功能改变。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若未规律监测和控制血压,就易进入此期;年轻人群若有隐匿性肾炎等疾病也可能处于此期。
(二)2期
1.eGFR指标:eGFR轻度下降,即60-89ml/(min·1.73m2)。
2.尿蛋白情况:尿蛋白可正常或升高。此期肾脏损伤进一步发展,肾小球滤过功能有一定程度下降。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若血糖控制不佳,随着病程进展易进入此期,因为高血糖会逐步损伤肾脏微血管,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女性在更年期前后,若有自身免疫相关因素影响,也可能出现肾脏滤过功能轻度下降进入此期。
(三)3期
1.eGFR指标:eGFR中度下降,其中3a期eGFR为45-59ml/(min·1.73m2),3b期eGFR为30-44ml/(min·1.73m2)。
2.尿蛋白情况:尿蛋白多升高。此期肾脏结构和功能损伤较明显,肾小球滤过功能中度减退。对于长期大量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包括肾脏血管,从而影响肾脏滤过功能,增加进入3期慢性肾病的风险;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肾脏本身生理功能衰退,若合并有慢性肾盂肾炎等疾病,易发展到3期。
(四)4期
1.eGFR指标:eGFR重度下降,即15-29ml/(min·1.73m2)。
2.尿蛋白情况:尿蛋白可升高。此期肾脏功能严重受损,肾小球滤过功能重度减退。患有狼疮性肾炎的女性患者,在疾病活动期若未得到有效控制,易进展到4期慢性肾病,因为自身免疫反应持续损伤肾脏组织;肥胖人群若合并代谢综合征,长期高血糖、高血脂等因素会持续损害肾脏,也较易进入4期。
(五)5期
1.eGFR指标:eGFR<15ml/(min·1.73m2),或已进行透析治疗。
2.尿蛋白情况:尿蛋白情况因个体差异而异,但肾脏功能已严重衰竭。此期属于肾衰竭终末期,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病发展到此期,都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透析或肾移植。对于儿童患者,若患有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等疾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可能较早进入5期慢性肾病,儿童由于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脏疾病的影响更为显著,需要特别关注其营养、生长发育等多方面情况。
三、不同分期的临床意义及应对措施
(一)1-2期
1.临床意义:此期肾脏损伤相对较轻,但已出现异常,需要引起重视,及时查找可能的病因并进行干预。
2.应对措施: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要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130/80mmHg),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使其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达标;生活方式上要保持健康,如合理饮食,限制盐的摄入(每日盐摄入<6g),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年轻人群发现有隐匿性肾炎等情况,要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二)3期
1.临床意义:此期肾脏功能中度减退,若不及时干预,病情可能进一步恶化。
2.应对措施:除了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外,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例如,对于有蛋白尿的患者,可根据情况使用一些减少尿蛋白的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同时要更加严格地管理生活方式,如进一步限制蛋白质摄入,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一般为0.6-0.8g/(kg·d)),避免劳累,预防感染等。对于老年患者,要特别注意药物对肾脏的影响,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三)4-5期
1.临床意义:4期肾脏功能重度减退,5期已达肾衰竭终末期,需要及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相关准备或治疗。
2.应对措施:4期患者需要评估是否具备肾移植的条件等,同时要做好透析前的准备,包括血管通路的建立等;5期患者若进行透析治疗,要注意透析过程中的并发症防治,如透析失衡综合征等,并且要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对于儿童透析患者,要保证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供应,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的营养需求进行个性化营养支持;对于老年透析患者,要注意其心血管等并发症的管理,因为老年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