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检查肌酐偏高什么意思

来源:民福康

肌酐偏高指血清肌酐浓度超出正常范围,常见原因有肾功能损害(包括急性和慢性)、肌肉量异常(肌肉量增多或减少)、饮食因素、药物影响等,其临床意义是提示肾脏滤过功能可能有问题,需进一步检查如尿常规、肾脏超声等,针对不同人群有相应应对建议,一般人群调整饮食等,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人群需分别关注相关情况并采取对应措施

一、肌酐偏高的定义

肌酐是肌肉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废物,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血清肌酐偏高意味着血清中肌酐的浓度超出了正常范围。血清肌酐的正常参考值因检测方法和性别等因素略有不同,一般成年男性血清肌酐正常范围约53~106μmol/L,成年女性约44~97μmol/L。

二、肌酐偏高的常见原因

1.肾功能损害

急性肾功能损害:如严重脱水、失血、休克等导致肾灌注不足,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肌酐排出减少。例如,大量呕吐、腹泻引起机体脱水时,肾脏血流减少,肌酐排泄受阻,可出现肌酐偏高。在儿童中,严重感染、烧伤等也可能引发急性肾功能损害导致肌酐升高,儿童因身体机能发育尚未完全,对这类情况的耐受能力更弱,需要密切关注体液平衡等情况。

慢性肾功能损害:常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慢性肾脏疾病。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逐渐硬化、纤维化,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下降,肌酐不能有效清除,从而导致血清肌酐升高。在中老年人群中,由于本身肾脏功能有一定程度的生理性减退,若患有慢性基础疾病,更容易出现肌酐偏高的情况,且病情进展可能相对隐匿,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

2.肌肉量异常

肌肉量增多:如运动员等肌肉发达的人群,肌肉代谢产生的肌酐增多,可能会出现肌酐偏高,但这种偏高通常是生理性的,其肾小球滤过功能是正常的。不过对于有基础肾脏疾病的运动员,需要更谨慎评估肾功能,因为本身肾脏已存在一定潜在问题时,过多肌肉代谢产生更多肌酐可能加重肾脏负担。

肌肉量减少: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肌肉量逐渐减少,肌酐生成也会相应减少,但如果同时合并肾脏疾病,可能会出现肌酐偏高与实际肾功能损害不相符的情况,需要综合评估。此外,长期营养不良的人群,肌肉量减少,肌酐生成减少,但如果存在肾脏病变,也可能表现为肌酐偏高,这时候需要区分是肌酐生成减少还是肾脏排泄功能真正异常。

3.其他因素

饮食因素:短期内大量摄入高蛋白质食物,如大量食用肉类等,会使体内肌酐生成增多,导致血清肌酐暂时偏高。但这种情况一般是暂时的,调整饮食后肌酐可恢复正常。在儿童中,如果过度补充蛋白质,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合理安排儿童的饮食结构,避免蛋白质摄入过量对肾脏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某些抗生素等可能对肾脏有损害,导致肌酐升高。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关注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尤其是有肾脏基础疾病的患者,用药更需谨慎,要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肌酐等肾功能指标。

三、肌酐偏高的临床意义及进一步检查

1.临床意义

肌酐偏高提示肾脏的滤过功能可能出现了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是急性还是慢性肾功能损害,以及导致肾功能损害的具体病因。如果是急性肾功能损害,及时去除诱因有可能使肾功能恢复;如果是慢性肾功能损害,则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进程。

2.进一步检查

尿常规检查:查看尿液中是否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异常,有助于判断肾脏疾病的类型,如肾小球肾炎患者尿常规可能会有蛋白尿、血尿等表现。

肾脏超声检查:了解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情况,有助于发现肾脏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如肾脏结石、肿瘤、多囊肾等。在儿童中,肾脏超声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肾脏的发育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先天性肾脏疾病等。

24小时尿蛋白定量:评估肾脏的蛋白丢失情况,对于判断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肾功能相关其他指标检查:如尿素氮、尿酸等,综合评估肾功能状况。尿素氮与肌酐同时升高时,往往提示肾功能损害较严重。

四、针对肌酐偏高的应对建议

1.一般人群

对于因饮食因素导致的肌酐暂时偏高,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蛋白质食物摄入后,肌酐通常可恢复正常。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避免熬夜等,有助于维持肾脏的正常功能。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肾功能指标,尤其是有家族肾脏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加强肾功能监测。

2.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出现肌酐偏高时,家长要格外重视。如果是因感染等因素导致的急性肾功能损害,要积极治疗原发感染疾病,同时密切关注儿童的尿量、精神状态等情况。在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但不过量摄入蛋白质,遵循儿科合理的饮食原则。对于有先天性肾脏疾病的儿童,需要长期随访,监测肾功能和生长发育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肾脏功能有所减退,出现肌酐偏高时,要全面评估基础疾病。如果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要积极控制血压、血糖,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同时定期复查肾功能,调整治疗方案。在用药方面,要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遵医嘱用药,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患有基础疾病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出现肌酐偏高,要严格控制血糖,同时关注肾脏病变的进展,可能需要调整降糖药物的使用,选择对肾脏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加强肾功能的监测。高血压患者出现肌酐偏高时,要严格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延缓肾脏病变的发展。

了解疾病
多囊肾
多囊肾是指单侧或双侧肾脏出现囊性改变,可见于各年龄段人群,具有遗传倾向。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肌酐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肌酐是人体肌肉的代谢产物,表现出肌酐偏高的现象,可能是体内失水过多,血尿浓缩,肾血流量减少造成的。其次,当剧烈运动后,也会有肌酐增高的现象,这种情况是正常的。此外,当肾脏受到损伤,造成排泄功能异常,毒素在体内长期的堆积,这种情况也是会造成肌酐偏高的。
肌酐偏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血清中肌酐升高,需要积极寻找原因,有些情况在轻度升高的时候,是由于外源性蛋白质摄入过多导致,当恢复正常饮食以后,肌酐会降低到正常。绝大部分情况下,肌酐升高是由于肾脏疾病导致,肾脏受到损害,而不能充分排出机体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这时候就需要进行降低肌酐的治疗。降低肌酐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以外,
治疗肌酐偏高的中成药?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肌酐偏高正常具有丹参红花和黄芪等中成药物,这些药物里面都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还有扶正益肾的作用,而且副作用也比较小。是病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不能私自或者私自服用药物。此外在服药期间防止服用其他药物,不然就会造成药物相互的作用,造成身体不适。
治疗肌酐偏高的中成药?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肌酐偏高正常具有丹参红花和黄芪等中成药物,这些药物里面都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还有扶正益肾的作用,而且副作用也比较小。是病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不能私自或者私自服用药物。此外在服药期间防止服用其他药物,不然就会造成药物相互的作用,造成身体不适。
肌酐偏高吃什么可降低?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肌酐升高主要是由于肾脏本身的排毒功能下降,毒素累积在体内造成的。可以通过控制摄入量,促进排泄这两方面来降低肌酐。同时服用促进肠道排泄的药物,来降低肌酐。在平时的饮食方面也要少吃盐,不吃重口味的食物,也不要吃脂肪过多的食物,也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肌酐偏高一点点有事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肌酐偏高一点点也是有问题的,肌酐是人体的代谢废物,99%都是经过肾脏排泄,因此肌酐偏高以后,说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提示可能有肾脏相关疾病,多见的病因有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损害,iga肾病,代谢综合征等。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尿常规,尿蛋白定量等,评估肾脏损害程度,明确病因,对症治疗,阻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肌酐偏高是什么原因?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肌酐是人体内肌肉代谢的产物,肌酐偏高是指肌酐值比正常值高,肌酐包括血肌酐和尿肌酐,肌酐偏高一般指血肌酐偏高,造成肌酐偏高的原因有:1、体内失水,多尿期血尿浓缩,肾血流量减少,表现出肌酐偏高;2、剧烈运动后,由于肌肉多以及活动量大,可造成肌酐偏高;3、肾脏受损,排泄功能降低,毒素在体内堆积,造成肌酐偏
肌酐偏高是怎么回事?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正常人血肌酐因性别不同而不同,男性53-106umol/l,女性44.2-88.4umol/l。血肌酐超过这个值,说明血肌酐偏高。血肌酐说明肾脏功能出了问题。正常人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自身损伤70%以下,肾功能都处于代偿期内,肌酐不会升高。当肾脏损伤超过70%的时候,超过了肾脏代偿能力,肌酐开始
尿素氮正常,肌酐偏高是怎么回事?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现阶段的情况是。化验血肌酐偏高。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表现出肌酐偏高,肾功能损害早期可能性大。正常人体检发现略偏高。建议复查。意义不大。同时注意休息,避免感冒,要多吃蔬菜水果。
肌酐偏高是怎么回事?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一般肾功能损害达到50%以上,血肌酐才会增高。如果血肌酐如果轻度增高,可能是肾衰竭的代偿期,如果中度增高,可能是肾衰竭的失代偿期,若是增高特别明显,甚至中重度增高,那可能就是尿毒症了。血肌酐偏高不多,可以再复查肾功能。
血清肌酐偏高是怎么回事
张洪霞 副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三甲
血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终产物,血肌酐是通过肾小球滤过尿,然后从尿中排泄出来的。因此根据原理来说,肾脏损害,肌酐就会出现增高的情况。但是肾脏有强大的代谢能力,所以如果肾脏只是轻度的损伤,肌酐并不会明显增高。当肾功能损害50%以上时,血肌酐才会明显增高。因此肌酐一般不作为肾脏早期信号的指标,而用于肾衰的和透析的指标。肌酐如果轻度的增高,可能是
肌酐偏高是肾炎吗
夏志银 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肌酐增高并不一定是肾炎。很多患者有血肌酐的升高,但是并没有肾炎。肌酐增高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肾脏功能损害,但这种损伤并不一定是肾炎导致,有可能是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肾脏功能损伤。但是肾炎的确有可能会因为肾脏功能损伤出现肌酐偏高的情况。所以肌酐高的患者需要及时做进一步检查,明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血肌酐升高。
肌酐偏高是怎么回事
高晖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血肌酐的水平代表患者肾脏的状况。以前临床上血肌酐统一定为110μmol/L,此时如果患者血肌酐水平超过110μmol/L,则考虑肾脏功能异常。目前随着各种计算公式的出现,血肌酐的水平比较精确。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即很多患者临床上七十、八十的血肌酐的水平则提示已经超标,此时往往引起患者不必要的负担,根据临床上综合各种因素分析,七十、八十
肌酐偏高会自愈吗
许鹏 副主任医师
宜春市人民医院 三甲
血肌酐偏高,有可能会自己恢复。通过注意休息,低嘌呤、低钠、低脂饮食。同时不要熬夜,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保护肾脏的药物,肌酐可以恢复到正常。如果肌酐进行性升高,需要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可以控制肌酐升高。
肌酐偏高饮食注意什么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肌酐偏高患者饮食要注意以下方面:一、不能吃含钠盐较高的食物,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如腌制食品中的咸肉、腊肉、咸菜等。二、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或油炸油腻食物、戒烟戒酒。三、不能吃含磷高的食物,也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导致其他疾病症状,如菠菜等。四、尽量减少吃豆制品,如豆腐、豆腐干、豆腐皮等。五、选择优质蛋白食物及新鲜的蔬菜水果,如猪肉、鸡肉、牛肉、
肌酐偏高禁吃什么食物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肌酐偏高患者饮食禁忌主要有以下方面:一、不可吃含钠盐较高过咸的食物,以避免加重肾脏的负担,如腌制食品中的咸肉、腊肠、咸菜等。二、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油炸、油腻的食物及烟酒。三、不能吃含磷高的食物,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导致并发症。四、尽量减少吃豆制品,如豆腐干、豆腐、豆皮等。五、避免高蛋白饮食,需要优质低蛋白饮食,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如猪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