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便血的常见病因、鉴别要点、就医建议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常见病因包括肠道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道血管性疾病(如缺血性肠病、肠道血管畸形)、肠道肿瘤性疾病(如结肠癌、直肠癌);鉴别要点可从便血特点(颜色、性状、出血量)和伴随症状鉴别;就医时可先就诊消化内科,检查项目有大便常规+潜血、结肠镜、腹部CT或MRI等;特殊人群中儿童需警惕肠套叠,老年人要重视基础病相关风险,妊娠期女性需谨慎选择检查治疗方法。
一、常见病因
(一)肠道炎症性疾病
1.溃疡性结肠炎:多发生于青中年人群,病因可能与免疫、遗传等因素相关。患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便血,便血多为黏液脓血便,还常伴有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其发病机制涉及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导致肠道黏膜持续炎症损伤,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破坏肠道黏膜屏障,引起出血。例如多项临床研究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黏膜存在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及黏膜糜烂、溃疡等病理改变。
2.克罗恩病:可累及全消化道,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腹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呈间歇性发作,便血特点多样,可为鲜血便等,还常伴有腹泻、腹部包块、瘘管形成等表现。其病理特点为肠道非干酪样肉芽肿形成、节段性炎症及肠壁全层受累,免疫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肠道局部免疫反应失衡导致炎症持续进展。
(二)肠道血管性疾病
1.缺血性肠病:多见于老年人,常有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等基础病史。由于肠道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肠黏膜缺血损伤,可出现腹痛、便血症状,腹痛程度轻重不一,便血可为鲜血便或果酱样便等。其发生是因为肠系膜动脉或静脉发生狭窄、栓塞等情况,使相应肠道区域血供减少,肠黏膜缺血缺氧,进而发生坏死、出血。研究表明,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会增加肠系膜血管狭窄的风险,从而诱发缺血性肠病。
2.肠道血管畸形: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患者可出现反复的腹痛、便血,出血量可多可少,部分患者可能因反复出血导致贫血等并发症。肠道血管畸形处的血管结构异常,容易破裂出血,引发腹痛和便血症状。
(三)肠道肿瘤性疾病
1.结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与饮食、遗传等因素相关。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腹痛,多为隐痛、胀痛等,便血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等表现。其发病机制是肠道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肿瘤,肿瘤组织侵袭肠道血管或黏膜导致出血。大量临床病例研究显示,结肠癌患者肠道内存在肿瘤病灶,会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及出血等表现。
2.直肠癌: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主要症状有腹痛、便血,便血多为鲜血或暗红色血,附着于大便表面,还可伴有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直肠癌是由于直肠黏膜上皮细胞恶变形成肿瘤,肿瘤生长过程中破坏肠道组织,导致出血和肠道刺激症状。
二、鉴别要点
(一)从便血特点鉴别
1.颜色与性状: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的便血多为黏液脓血便;缺血性肠病的便血可为鲜血便、果酱样便等;结肠癌、直肠癌的便血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结肠癌便血可混于大便中,直肠癌便血多附着于大便表面。
2.出血量:不同疾病出血量有所差异,肠道血管畸形出血量可多可少,缺血性肠病严重时可出现大量便血等。
(二)结合伴随症状鉴别
1.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除腹痛、便血外,溃疡性结肠炎常伴有腹泻、里急后重等;克罗恩病还可伴有腹部包块、瘘管形成等。
2.缺血性肠病:多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史,除腹痛、便血外,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3.肠道肿瘤性疾病:结肠癌、直肠癌除腹痛、便血外,还可伴有体重减轻、乏力等全身症状,直肠癌还可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进行性加重等表现。
三、就医建议
(一)就诊科室选择
出现腹痛便血症状时,可首先就诊于消化内科,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大便常规+潜血、结肠镜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如果考虑外科疾病如肠道肿瘤等,可能需要转外科进一步诊治。
(二)检查项目
1.大便常规+潜血:可了解大便中是否有红细胞、潜血阳性等情况,初步判断是否有肠道出血。
2.结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能直接观察肠道黏膜情况,发现肠道炎症、溃疡、肿瘤等病变,并可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性质。
3.腹部CT或MRI:有助于了解肠道周围组织器官的情况,对于判断肠道肿瘤是否有转移等有重要意义,尤其适用于肠道肿瘤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出现腹痛便血时,需高度重视,可能的病因包括肠套叠等。肠套叠多见于婴幼儿,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腹痛、呕吐、果酱样血便等。儿童腹痛便血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腹部超声等检查,因为儿童病情变化较快,需尽快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处理,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
(二)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腹痛便血,由于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如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等,发生缺血性肠病等的风险较高。应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心血管病史、用药史等,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因为老年人对病情的耐受能力较差,需要尽早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以改善预后。
(三)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出现腹痛便血,需谨慎选择检查和治疗方法。例如结肠镜检查在妊娠期的应用需要充分评估利弊,应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进行。同时要考虑到胎儿的安全,便血可能会影响孕妇的营养状况进而影响胎儿发育,需要及时明确病因,采取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