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免疫治疗的方法
肺癌的免疫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肿瘤疫苗治疗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PD-1/PD-L1抑制剂可阻断相关通路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适用于特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TLA-4抑制剂单药疗效有限,多联合用于部分患者。肿瘤疫苗治疗有个性化肿瘤疫苗针对特异性突变抗原,预防性肿瘤疫苗处于探索阶段。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中CAR-T治疗在肺癌实体瘤早期应用,TIL治疗适用于肿瘤组织有较多浸润淋巴细胞的患者。
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一)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
作用机制:正常情况下,PD-1与PD-L1结合可调控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攻击,避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但肿瘤细胞可利用这一机制,通过高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PD-1/PD-L1抑制剂则可阻断这一通路,重新激活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大量临床试验证实,这类药物对于多种肺癌具有显著疗效,例如在非小细胞肺癌中,CheckMate017和CheckMate057试验显示,纳武利尤单抗对比多西他赛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适用人群及特点:适用于携带特定生物标志物的肺癌患者,如PD-L1表达阳性等情况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强烈化疗的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是一种相对温和有效的治疗选择,但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PD-L1表达等指标来确定是否适用。对于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患者需要谨慎使用,因为可能会加重自身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抑制剂
作用机制:CTLA-4主要表达在T细胞表面,它可以抑制T细胞的活化。CTLA-4抑制剂通过阻断CTLA-4与抗原呈递细胞上的配体结合,解除对T细胞活化的抑制,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在肺癌治疗中,伊匹木单抗等CTLA-4抑制剂也有一定应用,但相较于PD-1/PD-L1抑制剂,其在肺癌中的单药疗效相对有限,更多用于联合治疗等情况。
适用人群及特点:适用人群相对较窄,通常与PD-1/PD-L1抑制剂联合用于部分肺癌患者的治疗。对于年龄较轻、无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肿瘤负荷相对较低的患者可能会考虑联合治疗方案,但需要密切监测联合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如免疫相关性肠炎、肝炎等。
二、肿瘤疫苗治疗
(一)个性化肿瘤疫苗
作用机制:通过分析患者肿瘤细胞的特异性突变抗原,制备针对这些突变抗原的疫苗。将疫苗注射入人体后,可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使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攻击携带这些突变抗原的肿瘤细胞。例如,对于存在特定驱动基因变异相关突变的肺癌患者,可针对这些独特的突变抗原设计个性化疫苗。研究表明,个性化肿瘤疫苗能够诱导特异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为肺癌的精准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适用人群及特点:适用于存在可检测的特异性肿瘤突变抗原的肺癌患者。对于有足够肿瘤组织进行突变分析以设计个性化疫苗的患者较为合适。对于老年患者,如果身体状况允许进行相关的突变检测和疫苗制备等操作,在评估获益大于风险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但需要考虑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的肝肾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对疫苗代谢等的影响。
(二)预防性肿瘤疫苗
作用机制:如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疫苗,虽然HPV主要与宫颈癌等相关,但有研究发现其与肺癌等也存在一定关联,HPV相关疫苗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间接影响肺癌的发生发展。不过目前针对肺癌的预防性疫苗研究相对较少,主要还是处于探索阶段。
适用人群及特点:对于有HPV感染风险因素的肺癌患者可能有一定潜在意义,但目前临床应用相对局限。在应用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HPV感染史、年龄等因素,对于年轻且有HPV感染相关风险的肺癌患者可进一步评估预防性疫苗的潜在价值,但需注意其对肺癌直接治疗的明确作用还需更多研究证实。
三、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一)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
作用机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识别肿瘤相关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导入患者自身T细胞中,使T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并发挥杀伤作用。在肺癌治疗中,针对肺癌相关抗原的CAR-T细胞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研究。例如,靶向间皮素等肺癌相关抗原的CAR-T细胞研究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但目前主要集中在血液系统肿瘤的应用较为成熟,在肺癌实体瘤中的应用还处于早期阶段。
适用人群及特点:目前主要适用于经过严格筛选的晚期肺癌患者,尤其是存在特定肿瘤相关抗原高表达的患者。对于儿童肺癌患者,由于CAR-T治疗的相关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相对有限,需要非常谨慎,一般不优先考虑,而对于成年肺癌患者,在符合临床试验等严格条件下可评估是否适用,但需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严重不良反应。
(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治疗
作用机制:从肿瘤组织中分离出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经过体外扩增后回输到患者体内,这些TIL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发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在肺癌治疗中,TIL治疗也在探索中,研究发现其对于部分肺癌患者有一定疗效,尤其是那些肿瘤微环境中存在较多浸润淋巴细胞的患者。
适用人群及特点:适用于肿瘤组织中存在较多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肺癌患者。对于老年肺癌患者,需要评估其免疫功能状态以及身体对回输大量TIL细胞的耐受情况,因为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可能需要更谨慎的剂量调整和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