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肠痉挛是怎么回事
肠痉挛是小儿和成人常见的急性腹痛情况,由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引起。其常见病因包括饮食因素(儿童进食生冷、成人暴饮暴食等)、肠道气体产生过多、肠道动力增强、疾病及神经因素等;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脐周阵发性腹痛,儿童可伴呕吐,发作具间歇性;诊断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需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鉴别;治疗有非药物干预(儿童热敷、按摩,成人热敷、休息等)且避免滥用药物;预防需从饮食、生活习惯、疾病预防等方面着手,儿童要注意饮食、保暖和心态,成人要规律饮食、生活及防肠道疾病。
一、肠痉挛的定义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情况,成人也可发生。
二、肠痉挛的常见病因
1.饮食因素
年龄因素:对于儿童来说,如果进食过多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等,可能刺激肠道,引发肠痉挛。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寒冷刺激较为敏感。例如,有研究表明,儿童在大量摄入生冷食物后,肠道平滑肌受到寒冷刺激,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
成人方面:成人如果暴饮暴食,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会加重肠道负担,也可能引起肠痉挛。此外,食用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等,产气过多导致肠道扩张,刺激肠壁引发痉挛。
2.肠道气体产生过多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肠道内气体产生过多都可能导致肠痉挛。比如,吞咽大量空气、消化不良导致食物在肠道内发酵产生过多气体等情况,都会使肠道内气体积聚,引起肠壁平滑肌痉挛。儿童在哭闹时容易吞咽较多空气,从而增加肠道内气体量引发肠痉挛;成人消化不良时,食物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产生气体,也可能诱发肠痉挛。
3.肠道动力增强
某些因素可导致肠道动力增强,进而引发肠痉挛。对于儿童,肠道受到感染时,病原体及其毒素可能刺激肠道,使肠道动力增强,出现肠痉挛症状。成人腹部受凉时,寒冷刺激可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导致肠道动力异常,引发肠痉挛。
4.其他因素
疾病因素:一些肠道疾病,如肠炎、肠道寄生虫病等,可能伴随肠痉挛症状。对于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较为常见,如蛔虫感染等,寄生虫在肠道内活动可能刺激肠壁引起痉挛。成人患有肠道炎症性疾病时,炎症刺激肠道也可导致肠痉挛发作。
神经因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影响肠道的正常运动,从而引发肠痉挛。儿童在精神紧张、焦虑时,可能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肠痉挛;成人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也可能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而诱发肠痉挛。
三、肠痉挛的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腹痛:典型症状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腹痛,疼痛部位以脐周为主。儿童腹痛时往往哭闹不安,疼痛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可自行缓解,重者可能持续较长时间。成人肠痉挛发作时,可感到腹部阵发性绞痛。
其他伴随症状: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呕吐症状,这是因为肠道痉挛引起胃肠道逆蠕动导致呕吐。成人肠痉挛有时可能伴有腹泻等症状,但相对儿童来说,成人肠痉挛伴随其他症状的情况相对较少。
2.发作特点
肠痉挛的发作通常比较突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十分钟。发作具有间歇性,发作间期患儿或成人可无明显不适。
四、肠痉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儿或成人的腹痛情况,包括腹痛的发作频率、诱因、疼痛部位、持续时间等。例如,询问儿童近期是否有饮食不当、腹部受凉等情况,询问成人近期的生活方式、是否有肠道疾病史等。
体格检查: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可发现患儿或成人腹部触诊时可能有压痛,但无固定压痛点,腹部柔软,无明显腹肌紧张等体征。
辅助检查:一般情况下,肠痉挛的辅助检查无特异性改变。但为了排除其他肠道疾病,可能会进行血常规、大便常规等检查。如果是肠道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肠痉挛,大便常规可能发现虫卵等。
2.鉴别诊断
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也可出现腹痛症状,但急性阑尾炎的腹痛多起始于上腹部,然后转移至右下腹,且伴有固定的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与肠痉挛的脐周阵发性腹痛、无固定压痛点等表现不同。
肠梗阻:肠梗阻除了腹痛外,还伴有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腹部X线检查可发现肠管扩张、气液平面等典型表现,与肠痉挛可通过这些特征进行鉴别。
五、肠痉挛的治疗与预防
1.治疗
非药物干预
儿童:对于儿童肠痉挛,首先可采用腹部热敷的方法,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在患儿腹部,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通过热敷缓解肠道平滑肌痉挛。还可以轻轻按摩患儿腹部,以脐周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柔按摩,帮助缓解疼痛。
成人:成人肠痉挛也可采用腹部热敷,或者适当休息,放松腹部肌肉。如果是因饮食不当引起的肠痉挛,可通过休息让肠道得到缓解。
避免药物滥用:一般情况下,肠痉挛可通过非药物干预缓解,不优先使用药物。但如果腹痛剧烈,在排除其他严重疾病后,可根据情况谨慎选择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儿童和成人的用药禁忌等,避免不规范用药。
2.预防
饮食方面
儿童:儿童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进食过多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产气食物。合理安排饮食,定时定量进食。
成人:成人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少吃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等。
生活习惯
儿童:注意腹部保暖,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腹部受凉。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成人: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功能,预防肠痉挛发生。
疾病预防:对于儿童,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寄生虫感染。成人如果有肠道疾病,应积极治疗,预防肠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