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应检查什么
红斑狼疮的检查包括一般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沉)、自身抗体检查(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磷脂抗体)、补体检查(C3、C4)、脏器相关检查(肾脏穿刺活检、胸部X线或CT检查、心脏超声检查),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期红斑狼疮患者检查各有注意事项,一般检查可发现血常规异常、蛋白尿血尿等,自身抗体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补体检查可反映疾病活动,脏器相关检查可明确脏器受累情况,特殊人群检查需兼顾各自特点。
一、一般检查
1.血常规:红斑狼疮患者常出现血常规异常,如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白细胞减少可能与疾病本身或药物副作用有关,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则可能导致贫血、出血倾向等。例如,多项研究表明约50%-70%的红斑狼疮患者存在贫血,约20%-40%有白细胞减少,约10%-20%有血小板减少。
2.尿常规:查看是否有蛋白尿、血尿等情况。蛋白尿提示肾脏可能受到累及,因为红斑狼疮常累及肾脏,是狼疮性肾炎的重要表现。一般24小时尿蛋白定量若超过0.5g则有临床意义,出现血尿则说明肾小球等部位可能有炎症损伤。
3.血沉:血沉常增快,血沉是反映疾病活动度的一个指标,在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时,血沉往往明显升高,但血沉升高也可见于其他多种炎症性疾病,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二、自身抗体检查
1.抗核抗体(ANA):几乎所有红斑狼疮患者ANA均为阳性,其滴度常较高。ANA是筛选红斑狼疮的常用指标,但特异性不高,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出现低滴度的ANA阳性。不过,高滴度的ANA对红斑狼疮有较高的提示意义。
2.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对红斑狼疮有较高的特异性,且其滴度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在活动期红斑狼疮患者中,抗ds-DNA抗体阳性率较高,约60%-70%,而且抗体滴度通常随病情活动加重而升高,病情缓解时滴度可下降。
3.抗Sm抗体:是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特异性可达99%,但敏感性相对较低,约20%-30%的红斑狼疮患者阳性。一旦抗Sm抗体阳性,对红斑狼疮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且即使患者病情缓解,抗Sm抗体仍可能持续阳性。
4.抗磷脂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等。约30%-40%的红斑狼疮患者存在抗磷脂抗体阳性,可导致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动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等表现,在临床中需要关注这类患者的血栓风险等情况。
三、补体检查
1.C3、C4: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补体C3、C4常降低,尤其是在疾病活动期。补体降低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有关,当补体水平下降时,提示炎症反应较为活跃,疾病处于活动状态。一般来说,C3正常参考值约0.8-1.5g/L,C4正常参考值约0.12-0.36g/L,活动期红斑狼疮患者C3、C4常低于正常范围。
四、脏器相关检查
1.肾脏穿刺活检:如果尿常规显示有明显蛋白尿、血尿等肾脏受累表现,且需要明确肾脏病变的病理类型、严重程度等以指导治疗时,可能需要进行肾脏穿刺活检。通过肾脏病理检查可以明确是狼疮性肾炎的哪种病理类型,如系膜增生性、局灶节段性、弥漫增生性、膜性肾病等不同类型,不同病理类型的治疗方案和预后有所不同。例如,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往往病情相对较重,预后相对较差,而膜性肾病相对预后稍好,但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2.胸部X线或CT检查:当红斑狼疮患者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肺部受累表现时,胸部X线或CT检查有助于发现肺部病变,如肺炎、肺间质病变、胸腔积液等。肺部受累也是红斑狼疮常见的脏器受累表现之一,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肺部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心脏超声检查:用于评估红斑狼疮患者是否存在心脏受累,如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等。约10%-50%的红斑狼疮患者有心脏受累,通过心脏超声可以发现心包积液、心肌运动异常、心瓣膜病变等情况。例如,心包积液在红斑狼疮患者中较为常见,通过心脏超声可以准确测量心包积液的量,对病情评估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红斑狼疮患者:儿童红斑狼疮在检查时需要更加关注生长发育情况,因为红斑狼疮本身以及治疗药物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在自身抗体检查方面与成人类似,但在脏器检查时要考虑儿童的耐受性等情况。例如,肾脏穿刺活检对于儿童来说可能需要在更谨慎的评估下进行,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和身体承受能力。同时,儿童使用药物时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的药物,优先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
2.老年红斑狼疮患者:老年红斑狼疮患者在检查时要注意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情况。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在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基础病对检查结果的影响以及红斑狼疮本身对这些基础病的影响。在自身抗体检查等方面与其他年龄段患者类似,但在治疗时要更加注重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老年患者器官功能的保护,因为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需要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3.妊娠期红斑狼疮患者:妊娠期红斑狼疮患者的检查需要兼顾胎儿和母体的情况。在自身抗体检查时要关注抗磷脂抗体等对胎儿的影响,同时在脏器检查方面,如肾脏检查要考虑妊娠对肾脏功能的影响以及红斑狼疮对妊娠的影响。例如,妊娠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在评估肾脏情况时要综合判断是妊娠相关因素还是红斑狼疮活动导致的肾脏病变。在治疗用药时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等不良后果的药物,需要在风湿科和产科医生的共同监测下进行检查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