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ct报告怎么看
肺癌CT报告需观察病灶位置(包括肺叶肺段分布、靠近肺门或外周等)、形态(大小、形状、边界)、密度(实性、磨玻璃成分及钙化)、周围情况(毛刺征、胸膜牵拉征、卫星灶);分叶征提示肺癌可能,空洞征需鉴别疾病;不同类型肺癌有不同CT表现特点,腺癌多为周围型,鳞癌多为中央型且男性吸烟高发,小细胞肺癌多为中央型且与吸烟密切相关。
一、肺癌CT报告的基本观察要点
(一)病灶的位置
1.肺叶肺段分布:肺癌好发于右肺上叶、左肺上叶前段等部位,通过CT报告可明确病灶位于哪一肺叶、哪一肺段,不同肺叶肺段的病灶可能提示不同的病理类型及生物学行为,比如发生在右肺上叶的病灶,部分腺癌可能有特定的发病特点,而不同性别在肺癌发病部位上虽无绝对差异,但女性腺癌相对更易发生在周围型,可能与解剖等因素相关,有吸烟史者肺癌在中央型的比例相对更高。
2.具体位置描述:会描述病灶是靠近肺门还是肺外周等,靠近肺门的病灶需警惕中央型肺癌可能,肺外周的病灶则要考虑周围型肺癌等情况,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病史的患者,需结合病史进一步分析病灶位置与基础病的关系。
(二)病灶的形态
1.结节或肿块的大小:会给出病灶的长径、短径等大小数值,一般来说,病灶越大,恶性可能性相对越高,但也需结合其他征象综合判断,不同年龄人群肺癌病灶大小有一定差异,老年人可能病灶发现时相对较大,儿童肺癌极为罕见,若儿童发现肺部病灶,需高度警惕其他良性或恶性肿瘤情况。
2.结节或肿块的形状:观察是圆形、类圆形还是不规则形等,不规则形病灶恶性概率往往较高,比如肺癌的肿块常呈分叶状、毛刺状等,分叶状提示肿瘤生长不均衡,毛刺状提示有浸润性生长的表现,生活方式中长期吸烟的人群,其肺部出现不规则形态病灶时更应重视排查肺癌。
3.边界情况:看病灶边界是清晰还是模糊,边界模糊的病灶浸润性可能更强,肺癌多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病灶,对于有慢性肺部炎症病史的患者,若CT上病灶边界模糊,需鉴别是炎症复发还是肺癌,结合病史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三)病灶的密度
1.实性成分与磨玻璃成分:会描述病灶是纯磨玻璃密度、部分实性磨玻璃密度还是实性密度等,纯磨玻璃密度病灶多见于腺癌的早期阶段,部分实性磨玻璃密度病灶恶性概率相对较高,实性密度病灶则需警惕恶性可能,不同性别在磨玻璃结节的恶变概率上无显著性别差异,但有长期二手烟暴露史的人群,肺部磨玻璃结节恶变风险可能增加。
2.钙化情况:观察有无钙化,肺癌的钙化多为偏心性、点状等,若发现有钙化灶,需分析钙化性质,与良性病变的钙化相鉴别,有肺部结核病史的患者,CT上若有钙化灶需鉴别是结核遗留还是肺癌伴发钙化情况。
(四)周围情况
1.有无毛刺征:看病灶边缘有无毛刺,毛刺征提示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是肺癌较典型的征象之一,吸烟人群出现毛刺征的病灶时,肺癌可能性更大,对于女性非吸烟人群,出现毛刺征病灶也不能忽视,需进一步检查。
2.有无胸膜牵拉征:观察病灶与胸膜之间有无牵拉,若有胸膜牵拉征,提示肿瘤与胸膜粘连,可能累及胸膜,有胸部外伤病史的患者,需鉴别是外伤后改变还是肿瘤导致的胸膜牵拉,结合病史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3.有无卫星灶:查看病灶周围有无卫星灶,若有卫星灶可能提示为结核等良性病变,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肺癌伴发情况,有结核病史的患者出现卫星灶需警惕结核复发或肺癌可能。
二、肺癌CT报告中相关征象的临床意义
(一)分叶征
1.病理基础:肿瘤细胞生长速度不均,不同部位浸润能力不同,导致肿瘤边缘呈分叶状,通过CT观察到分叶征高度提示肺癌可能,在男性长期吸烟人群中,发现分叶征病灶时,进一步确诊肺癌的概率相对较高,因为吸烟是肺癌重要危险因素,分叶征与吸烟相关性肺癌的病理机制有一定关联。
2.年龄相关性:对于老年人,出现分叶征病灶更应积极进行进一步检查,如活检等,因为老年人肺癌发病风险相对更高,而儿童即使发现分叶征病灶,由于儿童肺癌极少,更多考虑良性病变可能,但也需全面排查。
(二)空洞征
1.形成机制:肿瘤组织坏死液化后经支气管排出形成空洞,肺癌的空洞多为偏心性空洞,壁厚薄不均,CT发现空洞征时需结合其他表现判断,有长期吸烟史的中老年患者出现空洞征病灶,肺癌可能性较大,女性患者若出现空洞征,也不能排除肺癌可能,需综合评估。
2.与其他疾病鉴别:需与肺结核空洞等鉴别,肺结核空洞多为中心性,壁较薄,有液平常见,而肺癌空洞多为偏心、壁厚薄不均,通过详细的CT表现及患者病史等进行鉴别,有结核病史的患者出现空洞征,要动态观察,鉴别是结核复发还是肺癌继发空洞。
三、不同类型肺癌在CT报告中的特点
(一)腺癌
1.CT表现特点:多表现为周围型病灶,常呈磨玻璃密度或部分实性磨玻璃密度,也可表现为实性结节或肿块,边界可清晰或模糊,有毛刺征、胸膜牵拉征相对常见,女性患者相对多见,尤其是非吸烟女性,可能与女性内分泌等因素及环境暴露等有关,有长期接触厨房油烟史的女性,患腺癌的风险可能增加,在CT上更易发现符合腺癌表现的病灶。
2.年龄差异: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中老年女性相对高发,儿童腺癌极为罕见,若儿童发现类似腺癌表现的病灶,需考虑其他少见肿瘤可能。
(二)鳞癌
1.CT表现特点:多为中央型肺癌,常位于肺门附近,病灶易导致支气管阻塞,表现为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等改变,CT上可见肺门肿块伴支气管狭窄等表现,男性吸烟人群高发,长期大量吸烟是鳞癌重要危险因素,在CT报告中若发现肺门附近有肿块伴支气管改变,结合患者吸烟史,高度提示鳞癌可能。
2.与年龄性别关系: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女性鳞癌相对较少,有吸烟史的中老年男性出现肺门附近病灶伴支气管改变时,首先考虑鳞癌可能,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三)小细胞肺癌
1.CT表现特点:多为中央型,常侵犯纵隔、大血管等,可表现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明显,病灶本身可能较小但转移广泛,CT上可见纵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与原发肿瘤一起形成肿块影,发病与吸烟密切相关,吸烟人群中患小细胞肺癌的概率较高,在CT报告中发现纵隔内明显淋巴结肿大伴中央型病灶时,要考虑小细胞肺癌可能,需尽快进行活检等检查。
2.年龄因素:多见于中老年人,儿童几乎不发生小细胞肺癌,若中老年吸烟患者出现纵隔内大淋巴结伴中央型病灶,小细胞肺癌需纳入鉴别诊断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