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肿瘤保守治疗的方法
肺部肿瘤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支持治疗。药物治疗有化疗(通过化学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分裂,适用于不能手术或手术前后的中晚期患者,需考虑老年和儿童特殊情况)、靶向治疗(针对特定靶点,需基因检测确定靶点,要考虑妊娠期和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免疫治疗(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用于晚期二线或三线治疗,要关注老年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患者);放射治疗包括外照射放疗(利用放射线破坏肿瘤细胞DNA,适用于不能手术患者,要考虑儿童和老年特殊情况)和近距离放疗(局部高剂量照射,应用范围有限,要考虑儿童和老年特殊情况);支持治疗包含营养支持(保证营养摄入,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呼吸支持(针对呼吸困难患者,要考虑儿童和老年特殊情况)、心理支持(缓解患者心理压力,要关注儿童和老年特殊情况)。
一、药物治疗
(一)化疗
1.作用机制: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铂类(如顺铂、卡铂)、紫杉类(如紫杉醇、多西他赛)等,可通过静脉输注、口服等方式给药,对于部分肺部肿瘤患者,化疗能缩小肿瘤体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化疗在肺部肿瘤保守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2.适用情况: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肺部肿瘤患者,化疗可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也可用于手术前的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以便于手术切除,或手术后的辅助化疗,降低复发风险。
3.特殊人群考虑:老年患者可能对化疗的耐受性较差,需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根据身体状况调整化疗方案;儿童肺部肿瘤相对少见,化疗需谨慎,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药物对其的毒副作用。
(二)靶向治疗
1.作用机制: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进行作用,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等,通过特异性地抑制靶点来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例如针对EGFR突变的靶向药物吉非替尼等,能显著提高特定基因突变型肺部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研究显示其能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
2.适用情况:需要先进行基因检测,确定存在相应靶点突变的肺部肿瘤患者,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效果较好。
3.特殊人群考虑:妊娠期女性一般不建议使用靶向治疗药物,因其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靶向药物时需密切监测,因为药物代谢和排泄可能受到影响。
(三)免疫治疗
1.作用机制: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可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使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多项大型临床研究证实免疫治疗在肺部肿瘤保守治疗中能为部分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尤其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2.适用情况:一般用于晚期肺部肿瘤患者,尤其是经过化疗等失败后的二线或三线治疗,对于PD-L1表达阳性等特定人群效果更好。
3.特殊人群考虑:免疫治疗可能引起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需要加强监测;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免疫治疗需谨慎评估,因为可能加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情。
二、放射治疗
(一)外照射放疗
1.作用机制:利用放射线聚焦照射肿瘤部位,通过电离辐射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使其不能正常生长和分裂,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外照射放疗可以缓解肺部肿瘤引起的症状,如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可作为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
2.适用情况:适用于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切除的肺部肿瘤患者,包括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的根治性放疗、转移性肺癌的姑息性放疗以缓解症状等。
3.特殊人群考虑:儿童进行放射治疗时需特别谨慎,因为放疗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要严格掌握放疗的适应证和剂量;老年患者进行放疗时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性,密切观察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近距离放疗
1.作用机制:将放射性物质放置在肿瘤组织内或附近进行照射,对肿瘤细胞进行局部高剂量照射,其优势是对肿瘤局部的剂量较高,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应用相对不如外照射放疗普遍。
2.适用情况:主要用于一些特定部位的肺部肿瘤局部治疗,如部分中心型肺癌等,但应用范围相对有限。
3.特殊人群考虑:与外照射放疗类似,儿童和老年患者在进行近距离放疗时需充分评估风险和收益,根据具体情况谨慎选择。
三、支持治疗
(一)营养支持
1.重要性:肺部肿瘤患者由于肿瘤消耗、治疗副作用等原因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良好的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身体功能,提高对治疗的耐受性。研究表明,营养状况良好的肺部肿瘤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的预后相对更好。
2.具体措施: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热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对于能正常进食的患者,鼓励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对于进食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鼻饲、胃肠造瘘等方式补充营养。
3.特殊人群考虑:老年患者消化功能可能较弱,需要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儿童肺部肿瘤患者由于生长发育的需求,营养支持要更加注重营养的均衡和充足,以满足其生长和治疗的双重需求。
(二)呼吸支持
1.适用情况:对于肺部肿瘤导致呼吸困难的患者,需要进行呼吸支持。如给予吸氧,根据患者的血氧情况调整吸氧浓度和方式;对于严重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无创通气或有创通气等机械通气方式。
2.具体措施:通过血氧监测等手段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及时调整呼吸支持的方案。无创通气适用于一般情况相对较好的呼吸衰竭患者,有创通气则用于病情较重、无创通气无效等情况。
3.特殊人群考虑:儿童进行呼吸支持时要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充分考虑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老年患者呼吸支持时要注意避免过度通气等情况,防止对心血管等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三)心理支持
1.重要性:肺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良好的心理支持有助于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研究发现,心理状态良好的患者治疗依从性更高,预后可能更好。
2.具体措施:医护人员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可以组织患者之间的交流活动,分享治疗经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特殊人群考虑:儿童患者的心理支持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共同参与,通过温和的方式缓解儿童的恐惧和焦虑;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孤独感等心理问题,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陪伴,营造温暖的治疗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