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肺癌药

来源:民福康

抗肺癌药分为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化疗药物如铂类、紫杉类通过不同机制抑制癌细胞;靶向药物针对EGFR、ALK等靶点发挥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起效。适用人群包括不同病理、分期、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禁忌包括严重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且无法纠正及妊娠哺乳期女性。疗效评估通过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检测,不良反应方面,化疗药物有血液、胃肠道反应和脱发等,靶向药物有皮肤、胃肠道反应和肝肾功能损伤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免疫相关性肺炎、结肠炎和内分泌相关不良反应等

一、抗肺癌药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一)化疗药物

1.铂类药物:如顺铂、卡铂等,通过与DNA结合,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阻止癌细胞分裂增殖。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铂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用于肺癌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例如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含铂双药化疗方案是常用的基础治疗方案。

2.紫杉类药物:包括紫杉醇、多西他赛等,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微管解聚,从而抑制癌细胞有丝分裂。多项临床试验证实紫杉类药物对肺癌有较好的疗效,可单独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于肺癌的治疗。

(二)靶向药物

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这类药物可特异性地阻断EGFR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移。研究显示,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EGFR-TKI治疗有效率较高,且不良反应相对较轻,能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只要符合相应的基因检测指征均可考虑使用,但需注意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

2.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剂:例如克唑替尼等,针对ALK融合基因阳性的肺癌患者发挥作用,通过抑制ALK激酶活性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临床研究表明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ALK抑制剂后肿瘤进展得到有效控制,生存期延长,在考虑使用时需明确患者是否存在ALK融合基因阳性这一特征,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只要符合适应证均可应用,但要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如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

(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1.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重新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其在肺癌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可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或三线治疗等情况,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在符合适应证且无禁忌证时可考虑使用,但需注意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例如可能出现免疫性肺炎、结肠炎等不良反应,需密切关注患者身体状况。

二、抗肺癌药的适用人群及禁忌

(一)适用人群

1.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

非小细胞肺癌中,对于有相应靶点的患者可选择靶向药物,无靶点的患者可根据情况选择化疗或免疫治疗等;小细胞肺癌患者也可采用化疗等治疗手段,部分患者可从抗肺癌药治疗中获益。

2.不同分期肺癌患者

早期肺癌患者术后可能根据情况辅助使用抗肺癌药降低复发风险;晚期肺癌患者则主要依靠抗肺癌药来控制肿瘤进展、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3.不同年龄患者

老年患者在身体状况允许且无禁忌证时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肺癌药,需综合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儿童肺癌相对罕见,但一旦发生,抗肺癌药的使用需非常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等合适的治疗方式,一般不轻易使用成人常用的抗肺癌药,因为儿童对药物的代谢、耐受等与成人不同,不良反应可能更严重。

4.不同性别患者:抗肺癌药的使用主要依据病情、靶点等因素,与性别无绝对关联,男女患者符合适应证均可考虑使用相应的抗肺癌药,但需关注不同性别可能存在的药物代谢差异等对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5.不同生活方式患者:例如长期吸烟的肺癌患者,在使用抗肺癌药时需注意药物与吸烟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等情况,但主要还是以病情需要和药物适应证为主要依据来选择抗肺癌药。

6.有不同病史患者

对于有基础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抗肺癌药时需调整药物剂量或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因为药物代谢主要通过肝肾等器官,肝肾功能不全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对于有严重心脏病史的患者,使用某些抗肺癌药时需评估心脏耐受性等情况,例如某些化疗药物可能对心脏有一定毒性,需谨慎选择。

(二)禁忌

1.严重过敏患者:对特定抗肺癌药成分严重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该药物,例如对某一靶向药物中的某些辅料严重过敏的患者不能使用该药物,否则可能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

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且无法纠正患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且通过常规治疗无法纠正的患者,使用抗肺癌药可能无法正常代谢和排泄药物,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所以这类患者一般禁忌使用相应的抗肺癌药。

3.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抗肺癌药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妊娠女性使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等,哺乳期女性使用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影响其健康,所以妊娠及哺乳期女性禁忌使用抗肺癌药。

三、抗肺癌药的疗效评估及不良反应

(一)疗效评估

1.影像学评估

通过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来评估肿瘤的大小、形态等变化。例如治疗后肿瘤病灶较前缩小、数量减少等提示药物可能有效。一般在治疗开始后的一定周期(如2-3个周期化疗后、靶向药物治疗1-2个月后等)进行影像学复查来初步判断疗效。

2.肿瘤标志物检测

如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辅助评估疗效。如果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往往提示抗肺癌药可能发挥了作用,但需结合影像学等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因为肿瘤标志物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完全特异和敏感。

(二)不良反应

1.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血液系统反应:可导致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等,引起感染、出血、贫血等症状。例如顺铂等化疗药物较易引起骨髓抑制,需定期监测血常规,根据情况采取升血细胞等对症支持治疗。

胃肠道反应:常见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例如紫杉醇可能引起较明显的胃肠道反应,可使用止吐等药物进行预防和对症处理。

脱发:很多化疗药物可引起脱发,虽然不危及生命,但可能对患者心理产生影响,需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2.靶向药物不良反应

皮肤反应:如皮疹、瘙痒等,吉非替尼等EGFR-TKI较易引起皮肤反应,一般症状较轻,但需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感染等。

胃肠道反应: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泻等胃肠道不适,一般通过调整饮食或使用止泻药物可缓解。

肝肾功能损伤:个别患者使用靶向药物后可能出现肝肾功能指标异常,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良反应

免疫相关性肺炎: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及时发现并给予激素等治疗。

免疫相关性结肠炎: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需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如使用止泻药物、调节肠道菌群等。

内分泌相关不良反应: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紊乱情况,需监测甲状腺功能等指标。

了解疾病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腺体和黏膜及肺泡的肺恶性肿瘤,属于肺癌的一种。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男性肺癌的早期症状?
曹广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男性肺癌的早期症状有咳嗽、咳痰、低热、胸闷、浑身无力、胸痛等,但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会表现出声音嘶哑、呼吸急促、颈部水肿、咯血等表现;对于早期肺癌病人多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并配合化疗,能够控制病情的发展。
肺癌声音嘶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肺癌声音嘶哑有可能是放射性食管炎引起的,有的肺癌患者进行放疗,如果放射剂量和放射靶区范围大,可以引起放射性食管炎等并发症。肺癌声音嘶哑也有可能是癌肿比较大,直接压迫喉返神经引起的,有的肺癌患者出现纵膈、淋巴结转移,也可能引起声带麻痹、声音嘶哑。有声音嘶哑的症状应该引起重视,及时进行胸部X线、磁共振成
小细胞肺癌晚期化疗有意义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小细胞肺癌晚期化疗有意义。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化疗都是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小细胞肺癌化疗的一线药物是依托泊苷、顺铂和卡铂等,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化疗方案,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化疗可以杀灭癌细胞,控制病情发展,还可以治疗转移灶,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要注意,如果患者身体状况非常差,心肝肾功能严
微浸润肺癌属于哪一期?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微浸润肺癌属于Ⅰ期,代表早期肺癌。微浸润肺癌一般指的是微浸润性腺癌,它是肿瘤直径≤3cm的孤立性腺癌,以贴壁型成分为主。原位腺癌称为0期癌,微浸润性腺癌是原位腺癌发展而来的。确诊有微浸润性腺癌,建议没有禁忌症早期手术治疗,可以进行肺叶切除、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有磨玻璃结节影像,可以考虑亚肺叶切除,
iac属于早期肺癌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IAC指的是浸润性腺癌,不属于早期肺癌。浸润性腺是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进一步发展形成的,生长速度加快。腺癌占肺癌总数的40%~55%,是常见的肺癌类型。腺癌分为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浸润性腺癌。原位腺癌肿瘤直径小于或者等于3厘米,单纯贴壁生长。微浸润性腺癌为小的孤立性腺癌,以贴壁型成分为主。浸润性
肺癌转移到哪里严重?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肺癌远处转移是比较严重的,肺癌晚期可能会转移到中枢神经系统及骨组织,引起颅内压增高症状、共济失调表现、骨痛和病理性骨折。还有可能转移到肝脏、胰腺、胃肠道、肾脏、肾上腺等,甚至有的广泛转移,预后情况比较差。肺癌侵犯周围组织,比如侵犯胸壁组织、纵膈、食管、心包等,侵犯的范围比较大,引起大量的胸腔积液、吞
不抽烟的人为什么会得肺癌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不抽烟的人得肺癌可能与长期吸二手烟有关,被动吸烟也是肺癌的病因之一,身边的人长期、大量吸烟,长时间处于烟雾缭绕的环境中吸入一氧化碳、煤焦油、苯并芘等有害物质过多会有患癌的风险。得肺癌也可能与空气污染有关,长期吸入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燃料燃烧和烹饪产生的污染气体也可能致癌。肺癌的发生还与大剂量电离辐射
肺癌初期身体会出现什么状况?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肺癌初期身体可能不会有明显的异常情况,肺癌早期比较常见的症状是咳嗽,有的患者痰中带血或咯血、气短、喘息,缺乏全身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肿瘤细胞坏死或者并发阻塞性肺炎、肺不张,可能发热。有的早期出现胸部不规则隐痛或钝痛,肿瘤侵犯胸壁组织,会有肩部、背部疼痛。有的因为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出现上肢、颈面部水肿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是什么?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有神经特异性烯醇酶、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对于鳞状细胞癌比较敏感,如果血清中的鳞状细胞癌抗原升高,提示可能有肺鳞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对于非小细胞肺癌阳性检出率比较高,可以达到70%-8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水平越
肺癌早期手术后会复发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肺癌早期术后可能会复发。部分肺癌早期患者接受及时且规范的治疗后会治愈,但患者可能会存在致癌基因的突变,术后复发的几率相对较高。如果手术切除不彻底或术后没有及时接受后续治疗,容易增加疾病复发以及癌细胞转移的几率。另外,若患者术后不注意改善生活方式,经常吸烟、饮酒、过度劳累等,也会增加肺癌的复发几率。肺
肺癌有什么办法能够早期发现
李云松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三甲
早期发现肺癌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胸部CT进行体检,很多朋友现在有很强的体检的意识,但是也有人就是经常体检,但是还是一发现肺癌好像就已经比较晚了,比较大了,好像体检没用,其实不是体检没用,而是体检的方法可能有些误区,现在的这个经验和推荐,临床医生的推荐就是直接用胸部CT体检,就用胸部CT去取代以前比较习惯的这个胸片、胸透,过去的这种体检方法
肺癌有哪些临床症状
郑燕芳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肺癌表现各种各样,有些患者可能没有太多表现,有些患者有明显表现,比如患者有很明显胸痛,可能是局部胸膜牵拉所导致。有些患者因为肿瘤长在深部,疼痛不明显,但是咳嗽或是咯血相对明显,所以肺癌表现可能会是千差万别。总体来说,最常见表现是咳嗽、咯血、胸痛等,也有患者没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要考虑到肺癌可能性,要及时去医院就诊。特别是一些高危患者
从不吸烟的人会患肺癌
赵志伟 副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有15%的肺癌患者是从不吸烟的,任何人都有可能罹患肺癌,而不只是吸烟的人士。所以对于不吸烟的人来说,也是非常有可能患肺癌的。因为虽然他不吸烟,但他有可能暴露在烟草之中,不吸烟不代表不会受烟草暴露的影响。有些女性虽然自己不吸烟,但其丈夫及同事吸烟,其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的环境下,依然会导致肺癌的发生。还有空气污染、大气污染、长期接触厨房的油烟,
长期抽烟会得肺癌
胡筱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长期吸烟患者会使肺癌发病率增加。长期吸烟患者比不吸烟人群肺癌发病率增加20倍,虽然长期吸烟患者不一定得肺癌,但是肺癌几率会增加,所以不要吸烟比较好,而且被动吸烟也会使肺癌发病率增加。定期进行查体对于早期发现肺癌有较好作用。
肺结核会变成肺癌
刘西忠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美国癌症协会将结核列为肺癌的发病因素之一,但是肺结核不一定能变成肺癌,只是肺结核患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十倍。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肺部特殊炎症,病理表现为渗出、增生、干酪样坏死;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肺纤化,发生肺恶性心脏病,所以肺结核患者中肺癌发生率要远高于正常人群。
肺癌能传染给别人吗
刘西忠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肺癌一般不能传给别人。肺癌是一种由多种致病因素所导致的肺部恶性肿瘤,常见原因有吸烟、空气污染、多种化学物质、电力辐射、微波辐射、放射性物质等,营养失衡或缺乏遗传和基因改变,对肺癌的发生也有一定的作用,这些因素导致的肺癌不能传染给别人。另外,美国癌症学会发现,结核病患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十倍,病毒感染、真菌毒素等,对肺癌的发生,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