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是什么病

来源:民福康

心脏瓣膜病是因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风湿热、退行性改变等因素致瓣膜结构或功能异常,影响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功能的疾病。其病因包括先天性因素、风湿热、退行性改变、感染等;症状早期不明显,进展期有呼吸困难等,晚期出现右心衰竭表现;诊断依靠体格检查及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治疗有药物、手术、介入治疗三种方式;不同人群受其影响不同,儿童需谨慎选治疗方案,中青年要调整生活方式积极治疗,老年要全面评估选治疗方法,女性孕期要评估风险,同时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及其他病史也会影响病情,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各有应对的温馨提示。

一、心脏瓣膜病的定义

心脏瓣膜病是指心脏瓣膜因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性因素,如风湿热、退行性改变、感染、创伤等,引起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进而影响心脏正常的血流动力学,使心脏功能受损的一类疾病。

二、心脏瓣膜病的病因

1.先天性因素:部分患者出生时就存在心脏瓣膜发育异常,如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这种先天性结构异常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影响瓣膜功能。

2.风湿热:这是引起心脏瓣膜病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异常反应,攻击自身心脏瓣膜组织,导致瓣膜粘连、增厚、挛缩,最常累及二尖瓣。

3.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瓣膜会发生退行性变化,如瓣膜钙化、纤维化等,常见于老年人的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4.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直接感染心脏瓣膜,导致瓣膜损伤、穿孔、赘生物形成等,破坏瓣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5.其他因素:如创伤、结缔组织病、药物等也可能导致心脏瓣膜病。胸部外伤可能直接损伤心脏瓣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可引起自身免疫反应,累及心脏瓣膜;某些药物如芬氟拉明等可能导致瓣膜病变。

三、心脏瓣膜病的症状

1.早期症状:在疾病早期,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仅出现活动后乏力、心悸、气促等轻微不适,这些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2.进展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此外,还可能出现咳嗽、咯血,这是由于肺淤血导致支气管黏膜下血管破裂或肺水肿引起。部分患者会出现胸痛、晕厥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的主动脉瓣病变。

3.晚期症状:到了疾病晚期,患者会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如食欲不振、腹胀、下肢水肿等,这是由于长期心脏功能受损,导致体循环淤血所致。

四、心脏瓣膜病的诊断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听诊可以发现心脏杂音,这是心脏瓣膜病的重要体征之一。不同部位和性质的杂音可以提示不同的瓣膜病变。此外,还可以检查患者的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的体征。

2.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脏瓣膜病的重要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瓣膜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准确判断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的程度。心电图可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了解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胸部X线检查可以观察心脏的大小和形态,以及肺部淤血的情况。心脏磁共振成像(MRI)和心脏CT等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心脏结构信息,对于复杂的心脏瓣膜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五、心脏瓣膜病的治疗

1.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和预防并发症。常用药物有利尿剂,可减轻心脏负担,缓解水肿症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改善心脏功能;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和栓塞并发症;洋地黄类药物,可增强心肌收缩力。

2.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瓣膜修复术和瓣膜置换术。瓣膜修复术是通过修复受损的瓣膜,恢复其正常结构和功能,适用于瓣膜病变较轻、可修复的患者,具有保留自身瓣膜、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瓣膜置换术是用人工瓣膜替换病变的瓣膜,适用于瓣膜严重损坏无法修复的患者。人工瓣膜分为机械瓣和生物瓣,机械瓣耐久性好,但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物;生物瓣不需要长期抗凝,但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3.介入治疗:近年来,经导管介入治疗技术逐渐发展,如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等。这些介入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一些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高危患者。

六、不同人群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年龄因素

儿童:先天性心脏瓣膜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对于儿童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的需求。早期诊断和干预非常重要,一些简单的先天性瓣膜病变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或手术进行矫正。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对儿童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如选择合适的人工瓣膜或进行瓣膜修复手术。同时,要加强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促进儿童身体的恢复。

中青年:中青年患者如果患有心脏瓣膜病,可能会受到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在疾病早期,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风湿热等,预防病情进展。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后要按照医嘱进行康复和随访。

老年: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心脏瓣膜病的治疗风险相对较高。在治疗前,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耐受性。对于一些无法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或介入治疗的方法缓解症状。同时,要加强对老年人的护理和生活照顾,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性别因素:女性在妊娠期如果患有心脏瓣膜病,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妊娠期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在备孕前,女性患者需要咨询心脏科和妇产科医生,评估心脏功能和妊娠风险。如果病情允许,可以在严密监测下妊娠;如果病情严重,可能需要先进行心脏瓣膜手术治疗,再考虑妊娠。此外,女性在绝经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对于心脏瓣膜病患者,要更加关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

3.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脏瓣膜病的发生风险和病情进展。患者应戒烟,同时避免吸二手烟。

饮酒:过量饮酒会影响心脏功能,对心脏瓣膜病患者不利。患者应限制饮酒量,最好戒酒。

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但心脏瓣膜病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在疾病稳定期,可以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在病情严重或急性发作期,应避免运动,卧床休息。

饮食: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减少钠盐摄入,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4.病史因素

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史:如冠心病、高血压等,会增加心脏瓣膜病的治疗难度和并发症发生风险。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进行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和评估。

有感染病史:特别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的患者,心脏瓣膜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更容易再次发生感染。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在进行口腔、泌尿生殖道等有创操作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七、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孕妇:在妊娠期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和胎儿发育情况,定期进行产检和心脏超声检查。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儿童: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在孩子进行预防接种、手术等操作时,要告知医生孩子的心脏瓣膜病病史。

3.老年人:家属要加强对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帮助其按时服药、定期复诊。注意观察老年人的症状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水肿等情况,及时送医治疗。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陪伴。

了解疾病
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是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会引起心脏瓣膜以及其附属结构发生解剖异常,引起功能障碍,导致血流动力学发生显著改变,并出现一系列临床不适症状。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脏问题会导致血氧低吗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脏问题一般会导致血氧低。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当心脏出现问题时,如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等,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在肺部停留的时间减少,从而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可能直接影响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例如,先天性心脏病会导致肺血流减少或肺静脉压力升高,从而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效率,也会导致血氧降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有遗传吗?
陈名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一般指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不具有遗传倾向。风心病是一种由风湿炎症反复发作,累及心脏瓣膜的病变,症状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狭窄或者是关闭不全、乏力、心慌、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风心病发病主要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机体营养不足、免疫力低下、抵抗力较弱、长期居住在
得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该怎么办?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得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在急性发病期患者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由于风湿热是因为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导致的,所以一般选择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抑制链球菌感染。针对患者心衰现象,需要进行强心利尿治疗。如果患者符合手术适应症,也可以通过心脏瓣膜修补术、人工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
如何治疗心脏瓣膜病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该多休息,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以防过度劳累,限制钠盐的摄入,减轻心脏负担。 2.药物治疗 出现心衰症状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福辛普利钠片、卡托普利片等药物改善其胸闷、气促的表现。 3.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
窦性心律左心室高电压严重吗
赵鹏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窦性心律左心室高电压是否严重,应根据原因进行判断。 窦性心律是正常的心律,左心室高电压是心电图上的一种表现,通常指心电图中V5、V6导联的R波电压增高,超过一定标准。瘦长体型或心脏位置偏左的人群,可能在没有心脏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左心室高电压,这种情况属于生理现象,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所以不严重。但
心衰肺积水能活多久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衰肺积水患者的存活时间因人而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确切预估。 如果患者原本的心脏疾病非常严重,如广泛的心肌梗死、严重的心脏瓣膜病等,心脏功能极差,那么其预后往往不佳,存活时间可能较短。而对于心脏疾病相对较轻,通过积极治疗能够较好控制病情进展的患者,生存时间可能会相对延长。及时且规范的治疗对于
血压正常会得脑梗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梗一般指脑梗死,血压正常也可能会患上该病。 脑梗死的病因较多,如果患者的血压正常,但是血糖和血脂等常规指标持续偏高,也容易导致脑血管发生粥样硬化或者闭塞,最终诱发脑梗死。另外,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或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可能会发生心源性栓塞,导致脑梗死。 当患者出现疑似脑梗死的症
脑梗是什么引起的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是指脑梗死,脑梗死主要由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心源性栓塞等几种原因引起。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粥样硬化后可导致血栓形成和动脉栓塞,若脑动脉所以发生缺血、缺氧,则会引起脑组织软化、坏死,形成脑梗死。 2、小动脉闭塞 患者因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因引起脑部小动脉玻璃样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可发展
引起脑梗的原因是什么呢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一般指脑梗死,引起脑梗死的原因有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以及小动脉闭塞等。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在长时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出现血管的闭塞,或是原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引起脑梗死。 2.心源性栓塞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等
脑梗死有哪些常见诱因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死常见的诱因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1、高血压 患者血压长时间偏高于正常,导致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进而诱发脑梗死。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持续偏高,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速度缓慢。脑部动脉血管血流减慢后,形成血栓,血栓堵塞血管,进而诱发脑梗死。 3、心脏病
心脏瓣膜病做哪些检查
李洪利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如果怀疑有心脏瓣膜病,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可以通过查体检查来对患者进行初步判断。如果医生查体检查时,发现患者有震颤表现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常用检查方式是心脏超声,可以明确看到患者心脏形态、大小,以及心脏瓣膜的解剖结构,以进一步分析。除了以上检查,患者还可以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CT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心脏瓣膜病如何治疗
贡鸣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治疗,具体分为以下两类:第一、内科治疗。在瓣膜病发生时,要找到诱发瓣膜病的病因。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要应用抗生素杀灭血液中的细菌。如瓣膜病引起心衰,这时需要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药物,能够减缓心脏负担,减轻心衰症状。而当出现心律失常以后,要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纠正异常心率。第二、外科治疗。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如果瓣膜
什么是心脏瓣膜病
王振东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是心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主要是指心脏内的四个瓣膜发生病变。心脏主要是由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这四个心腔所组成,四个心腔之间相互交通而产生了四个瓣膜,即由右心房到右心室的三尖瓣,由右心室到肺动脉的肺动脉瓣,从左心房到左心室的二尖瓣和左心室到主动脉的主动脉瓣。四个瓣膜都保证了血液单向流动,其中任何一块瓣膜发生异常,便会破坏单向移动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前准备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手术之前,首先要通过心脏彩超全面评估心脏瓣膜的功能状态,如果是瓣膜狭窄要明确瓣膜狭窄的程度。如果是瓣膜返流或者脱垂,还要明确心脏的收缩以及舒张功能的情况,再做下一步的准备。另外,还应该查明血型鉴定以及病毒筛查血液分析,这些都对手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会有穿刺点的出血、血肿、动静脉瘘以及切口的感染;心律不齐,像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低心排综合症。所以一旦出现这种症状,要及时的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并给予对症治疗,才能更快恢复健康。
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多久复查一次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后,需要三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根据复查的结果调整治疗的方案。心脏瓣膜病是指类风湿因子的轻疾或者老年退行性病,造成瓣膜无法正常开关。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的前往医院,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并给予及时治疗,这样可能使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