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肠胃病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功能性肠胃病是一组有慢性或反复发作胃肠道症状但无结构性或生化异常的疾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等。其发病机制涉及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精神心理因素、肠道菌群失调等。诊断需依据症状标准并排除器质性疾病,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功能性肠胃病各有特点及应对方式,儿童要调整饮食、心理疏导并谨慎用药;老年要注意饮食、治疗慢病及选择合适药物;女性要关注月经周期和精神因素并考虑特殊生理时期用药。

一、定义与范畴

功能性肠胃病是一组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但缺乏可解释这些症状的结构性或生化异常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常见类型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

主要症状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可单独出现或组合出现,且持续或反复发作。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胃肠动力障碍,患者胃排空延迟,固体食物从胃内排空的时间延长;内脏高敏感性,患者对胃肠道扩张等刺激的感觉阈值降低,较小的胃扩张就会引起明显的不适;还有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影响胃肠道的功能,约有一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障碍。

(二)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根据大便性状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其发病机制涉及肠道动力异常,如腹泻型患者肠道动力加快,便秘型患者肠道动力减慢;内脏高敏感,肠道对机械和化学刺激的敏感性增加;肠道菌群失调,患者肠道内有益菌和有害菌的平衡被打破;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约70%-80%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伴有精神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等。

二、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一)胃肠动力异常

1.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窦-十二指肠协调运动障碍较为常见,表现为胃排空延迟、十二指肠收缩不协调等。研究表明,约40%-6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胃排空延迟,这种胃排空延迟会导致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引起上腹胀、早饱等症状。

2.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小肠传输时间加快,结肠动力增强,导致粪便很快通过肠道,水分吸收不充分,引起腹泻;便秘型患者结肠传输时间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导致大便干结、排便困难。

(二)内脏高敏感性

1.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对扩张刺激的敏感性增高,即使胃内只有少量食物,也会产生饱胀感。这种内脏高敏感性可能与胃肠道的感觉神经递质异常有关,如5-羟色胺(5-HT)等神经递质的变化影响了胃肠道的感觉传递。

2.肠易激综合征:肠道的感觉神经末梢对机械牵拉、化学刺激等的敏感性增强,使得患者即使在肠道轻度扩张时也会产生明显的腹痛、腹胀等症状。例如,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直肠对充气的敏感性比正常人高,较小的充气量就会引起患者明显的不适。

(三)精神心理因素

1.功能性消化不良: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影响胃肠道功能。例如,长期焦虑的患者,交感神经兴奋,会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从而导致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和加重。

2.肠易激综合征:精神心理因素在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可通过影响肠道的神经调节、免疫功能和动力等方面来诱发或加重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例如,焦虑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肠道蠕动加快,导致腹泻症状;抑郁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肠道蠕动减慢,导致便秘症状。

(四)肠道菌群失调

1.功能性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一些有益菌的减少可能导致对食物中某些成分的消化能力下降,例如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减少,会影响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发酵和分解,进而引起消化不良相关症状。

2.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失调在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患者肠道内的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数量减少,而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等数量增多。这些失调的菌群会通过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影响肠道免疫功能等方式,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例如,某些肠道菌群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减少,会影响肠道的屏障功能和动力调节。

三、诊断要点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

1.症状标准:必须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1个月。

2.检查排除:需要通过胃镜、腹部B超、血液生化检查等排除器质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肝胆胰疾病等。例如,胃镜检查可排除胃溃疡、胃癌等器质性病变,血液生化检查如肝肾功能、血糖等检查可排除因肝肾功能异常或糖尿病等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

(二)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

1.症状标准:过去12个月内至少累计有12周(可以是非连续性)出现腹部不适或腹痛,并伴有以下至少2项症状改善:与排便相关;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发作时伴有大便性状(外观)改变。

2.检查排除:需要进行粪便常规、潜血试验、结肠镜等检查排除肠道的器质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肠道肿瘤等。例如,结肠镜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肠道黏膜的情况,排除肠道的器质性病变,粪便常规和潜血试验可排除肠道感染、出血等情况。

四、治疗与管理原则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1.一般治疗: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饱、过饥,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等。对于精神心理因素明显的患者,可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可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辅助治疗,但药物使用需谨慎,主要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

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如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等)可用于改善腹胀、早饱等症状;抑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可用于缓解上腹痛、烧心等症状;消化酶制剂可用于改善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减退等症状。但具体药物的选择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小的不良反应。

(二)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

1.一般治疗:同样需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避免诱发症状的食物,如对乳糖不耐受的患者应避免食用含乳糖的食物;规律作息,减轻精神压力等。对于有明显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心理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如认知行为疗法等。

2.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选择药物。腹泻型患者可使用止泻药(如洛哌丁胺等)、肠道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便秘型患者可使用泻药(如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促胃肠动力药等。药物的使用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个体差异进行选择,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从而缓解腹泻症状;对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促胃肠动力药可以加快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五、不同人群的特点及应对

(一)儿童功能性肠胃病

1.特点: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与饮食不规律、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等有关,常见症状有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儿童肠易激综合征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出现,症状与成人相似,但在诊断时需特别注意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一些成人常用的胃肠动力药等在儿童中的使用需谨慎评估。

2.应对:对于儿童功能性肠胃病,首先应调整饮食,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注意心理疏导,因为儿童的精神心理因素也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在药物治疗方面,应优先选择安全性高、适合儿童的药物,如一些儿童专用的益生菌制剂等,且药物的使用剂量需严格按照儿童体重等因素进行计算,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成人药物。

(二)老年功能性肠胃病

1.特点:老年人功能性肠胃病的发生可能与胃肠动力减退、消化功能下降、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等有关。例如,老年人胃肠蠕动减慢,容易出现便秘等问题;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胃肠道的供血和神经调节,从而加重功能性肠胃病的症状。此外,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增加。

2.应对:对于老年功能性肠胃病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但要注意适量,避免引起消化不良。同时,要积极治疗合并的慢性疾病,控制基础疾病的病情,从而间接改善胃肠道功能。在药物治疗时,应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小、不良反应少的药物,且需密切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例如,对于老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选择泻药时应避免使用作用强烈且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的药物,可选择温和的泻药或通过饮食、运动等非药物方式辅助治疗。

(三)女性功能性肠胃病

1.特点:女性功能性肠胃病的发生可能与月经周期、激素水平变化等有关。例如,在月经前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肠易激综合征症状加重。此外,女性在生活中面临的压力、情绪等因素也可能相对较多,精神心理因素对女性功能性肠胃病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

2.应对:女性功能性肠胃病患者应注意月经周期对胃肠道症状的影响,在月经前期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心情舒畅。对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的功能性肠胃病,女性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如瑜伽、冥想等放松身心的活动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改善胃肠道功能。在药物治疗方面,需考虑女性的特殊生理时期,如妊娠期、哺乳期等,避免使用对胎儿或婴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例如,在妊娠期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时,应优先选择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来缓解症状,尽量避免使用药物,如需用药则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

了解疾病
肠胃病
肠胃病是胃部和肠道因为人体保护性机制与损伤性机制失衡而出现的一系列病变,包括肠炎、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得了肠胃病怎么办?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所谓的胃肠病其实在于三分治疗,七分养,因此在治疗的同时养护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当确定具体是哪种胃肠疾病所导致的症状,正常是可以经过四联疗法治疗,或者是也可以经过改善胃肠动力,肠道菌群等方式去调整。然后平时的一些饮食习惯也非常重要,一定要少食多餐,尽量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这样可以对于胃病的恢复更好一
肠胃病早期症状表现?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胃病早期常常表现出的症状有腹痛腹胀、反酸、恶心呕吐,嗳气等。多见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了,胃食管反流病等;肠道疾病早期常有腹痛腹泻、大便性状改变等等。平时还是尽量防止吃辛辣油腻生冷的东西,尽量防止受凉。
肠胃病的早期症状?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表现出肠胃疾病早期的症状主要以消化功能紊乱为主,比如突然表现出胃胀不愿吃东西以及恶心呕吐,或者表现出腹痛腹泻,就说明表现出了肠胃疾病。这种情况下大多数都和饮食因素有关,比如不小心吃了凉的食物,表现出上腹部疼痛,就有可能造成急性胃炎,表现出腹泻就有可能会造成了急性肠炎。肠胃病主要是胃炎肠炎,一般的症状
如何治肠胃病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肠胃病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肠胃炎一般伴随高烧和呕吐症状,需要西医治疗。第一,尽量卧床休息,多喝水,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来补充丢失的体液;第二,黄连素、蒙脱石散。治疗慢性胃肠炎:1、消化内科检查有无幽门螺杆菌超标,卫乐舒一天2包;2、东方谓粉治疗胃粘膜炎症,3个月后调理会有明显改善,慢性疾病只能靠调理,
肠胃病的人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有肠胃病的人一般可以打新冠疫苗,但和个人身体状况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患有肠胃病目前已经治愈,正常可以打新冠疫苗,能够起到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作用,大多不会产生不良反应。但若患有肠胃病目前正处于治疗期间,则尽量不要打新冠疫苗,避免影响病情恢复,还有可能会对疫苗效果产生影响。所以有肠胃病的人是否可以打新冠
肠胃病人吃什么对身体不好呢?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随着日常工作压力大,很多人的饮食习惯不良,越来越多的人容易表现出肠胃问题,不但影响着生活和工作效率,还导致了身体不能承受的痛苦。肠胃病病人应当少吃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同时减少对腌制食品和油炸类食物的食用等等。此外,最住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
怎么检查肠胃病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检查肠胃病需要病人去正规的医院做胃镜或者是肠镜检查,必要的时候还要化验大便常规以及血常规或者是腹部X片等多项检查,如果经常表现出恶心反酸水的现象,还需要做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或者是消化道的钡餐检查,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进行针对性的检查,根据详细的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病人一定要积极的配合做检查
功能性肠胃病怎么办?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功能性肠胃病就需要使用心理治疗的方法改善症状,减少病人的发病几率,提高生活质量,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遵医嘱口服抗焦虑和抗抑郁的药物进行治疗,大多数的病人经过规范的治疗之后,可以使症状消失。但是如果病人经常表现出肠胃不适的症状,就需要去医院完善胃肠部位的相关检查,排除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病人平常也
如何治肠胃病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肠胃病分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肠胃炎,一般伴随发烧呕吐症状,需西医治疗。1、尽量卧床休息、大量喝水,口服葡萄糖--电解质以补充体液的丢失;2、黄连素、蒙脱石散。慢性胃肠炎治疗:1、消化内科检查是否有幽门螺杆菌超标,卫乐舒一天2包;2、东方谓粉修复胃粘膜炎症,3个月的调养就会改善很明显,慢性病只能靠养,
肠胃病会引起发烧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肠胃病有可能会造成发烧,因为肠胃病多数是细菌感染所引发的胃肠炎急性发作,并且会造成全身代谢加快,因此会表现出发热的情况,并且也有可能会伴随恶心以及呕吐等表现,还有可能会造成腹痛以及腹泻,但发烧也有可能是受凉感冒所引发的,还有可能是免疫系统疾病所造成的。如果是患有肠胃疾病,可以配合医生采取用的药物进行
肠胃病如何治
高恒岭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临床上,对于肠胃病治疗,主要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需要根据患者具体肠胃病类型,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比如肠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应在消化内科进行药物对症治疗。如果是胃肠道息肉,首选内镜下切除术。胃肠道肿瘤性病变,则需要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所以需要患者去正规医院就诊检查,明确肠胃病变具体情况后,再进行对症治疗。
胃病
张月美 主任医师
济宁市中医院 三甲
胃病包括的比较广泛,包括表浅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肥厚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这是西医通过电子胃镜检查诊断的结果。中医把胃病诊断为胃脘痛,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分为肝气犯胃,湿热郁蒸,脾胃虚寒,胃阴不足,淤血阻络。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辨证论治。
医院肠胃病
杨士彦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肠胃病是属于胃肠道性的疾病,一般会有胃寒、胃痉挛、胃胀、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等的症状。这种情况建议你平时注意饮食的卫生,少食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规律的饮食,要保持心情愉快。如果有恶心、呕吐的情况,短期内需要禁食,需要吃一些容易消化的流质饮食,让胃得到充分的休息,并且要多喝水。疼痛严重的患者需要到医院检查胃镜、肠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