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肿瘤的症状
肺肿瘤的表现包括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和肺外表现(副癌综合征)。局部症状有咳嗽(与肿瘤部位、大小、感染等及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关)、咯血(与肿瘤位置、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关)、胸痛(与肿瘤侵犯部位、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关)、呼吸困难(与肿瘤阻塞、胸腔积液、肺组织受损及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关);全身症状有发热(与肿瘤坏死、阻塞性肺炎及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关)、消瘦(与肿瘤消耗、食欲及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关)、乏力(与肿瘤消耗、代谢及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关);肺外表现包括内分泌紊乱相关表现(如异位ACTH分泌综合征、SIADH及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关)、神经肌肉综合征(如亚急性小脑变性、重症肌无力及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关)、高钙血症(与肿瘤骨转移、分泌PTHrP及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关)
一、局部症状
1.咳嗽:是肺肿瘤常见的首发症状,多为刺激性干咳,或仅有少量白色黏液痰。肿瘤在支气管内生长,刺激支气管黏膜引起咳嗽。例如,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约有2/3会出现咳嗽症状,其咳嗽特点常因肿瘤部位、大小及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有所不同,中央型肺癌常较早出现刺激性咳嗽,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伴有咳痰,若合并感染则咳痰量增多且可呈脓性。
年龄因素:老年人由于呼吸道功能减退,对咳嗽的敏感性可能相对较低,肺肿瘤引起的咳嗽可能更易被忽视;儿童肺肿瘤相对少见,但若发生,咳嗽也可能是早期表现之一,需引起重视。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人群,其支气管黏膜长期受烟雾等刺激,本身呼吸道防御功能已受影响,肺肿瘤引起咳嗽的概率更高,且咳嗽症状可能更顽固。
病史:有慢性肺部疾病病史(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的患者,肺肿瘤导致的咳嗽可能与原有肺部疾病的咳嗽症状相互混淆,增加了早期诊断的难度。
2.咯血:多表现为痰中带血或间断少量咯血,少数患者可出现大咯血。肿瘤组织血管丰富,质地脆,剧烈咳嗽时血管破裂可引起咯血。中央型肺癌咯血较为常见,约有1/3-1/2的患者会出现咯血症状,而周围型肺癌咯血相对少见。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咯血的临床意义有所不同,老年人出现咯血更需警惕肺肿瘤等恶性疾病;儿童咯血相对较少见,若出现需排查先天性肺部疾病、肺肿瘤等情况。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患者咯血时,肺肿瘤的可能性相对增加,因为吸烟是肺肿瘤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损伤呼吸道黏膜及血管,增加咯血风险。
病史:有肺结核病史的患者,咯血可能首先考虑结核复发,但也不能排除合并肺肿瘤的可能,需进一步检查鉴别;有支气管扩张病史的患者,本身就易出现咯血,当合并肺肿瘤时,咯血表现可能会有所变化。
3.胸痛:肿瘤侵犯胸膜、胸壁、肋骨或神经等可引起胸痛。早期胸痛症状多不明显,表现为隐痛、钝痛,部位不固定;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逐渐加重且固定。当肿瘤侵犯胸膜时,可引起胸膜性疼痛,疼痛与呼吸、咳嗽有关;侵犯胸壁神经时,可出现持续性刺痛或隐痛。
年龄因素:老年人胸痛的原因较多,肺肿瘤是其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且老年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可能与年轻人不同,有时胸痛表现可能不典型。
生活方式:长期接触石棉、放射性物质等特殊职业的人群,肺肿瘤发生风险增加,胸痛出现的概率也相应提高;吸烟的人群由于肺部病变的存在,胸痛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病史:有胸部外伤史的患者,胸痛可能首先考虑外伤因素,但如果外伤后长期存在胸痛且不能缓解,需排查肺肿瘤等情况;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胸痛需注意与心绞痛等鉴别,同时也要警惕肺肿瘤导致的胸痛。
4.呼吸困难:肿瘤阻塞支气管引起肺不张、胸腔积液或肿瘤侵犯肺组织导致肺部功能受损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肿瘤较大堵塞主支气管时,可引起进行性呼吸困难;胸腔积液较多时,可压迫肺组织,导致肺组织受压萎陷,引起呼吸困难,表现为气促、喘息等。
年龄因素:儿童肺肿瘤引起呼吸困难时,由于儿童呼吸道相对狭窄,可能较早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表现;老年人肺功能本身有所减退,肺肿瘤导致的呼吸困难可能会更快影响其生活质量,且病情进展可能相对较快。
生活方式:长期大量吸烟的患者,肺功能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肺肿瘤引起呼吸困难时,症状可能更为明显;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肺肿瘤合并呼吸困难时,病情往往更为复杂,治疗也需综合考虑。
病史:有肺间质纤维化病史的患者,肺肿瘤导致呼吸困难时,需注意与肺间质纤维化本身的病情加重相鉴别,同时肺肿瘤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肺部的纤维化改变,影响呼吸功能。
二、全身症状
1.发热:肿瘤组织坏死可引起发热,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另外,肿瘤引起的阻塞性肺炎也可导致发热,此时多为中等度发热,可伴有寒战、咳嗽、咳痰等症状。
年龄因素:儿童发热原因较多,肺肿瘤导致的发热相对少见,但如果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需考虑肺肿瘤可能;老年人发热时,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感染与肿瘤导致发热的情况都需要排查,肺肿瘤引起的发热可能更容易被忽视,因为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人群,机体抵抗力相对降低,更容易合并感染导致发热,而肺肿瘤本身也可能引起发热,所以需要仔细鉴别发热的原因。
病史:有免疫功能低下病史(如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的患者,肺肿瘤发生风险增加,且发热时更需警惕肿瘤性发热或合并严重感染,因为这类患者感染控制相对困难,肿瘤性发热也可能表现不典型。
2.消瘦:肿瘤属于消耗性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消瘦、乏力等症状。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同时患者食欲可能受到影响,进食减少,进一步加重消瘦。晚期肺肿瘤患者多有明显的消瘦,体重可在短期内明显下降。
年龄因素:老年人本身代谢率降低,若出现消瘦,肺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儿童消瘦需排查多种原因,肺肿瘤相对少见,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如儿童肺母细胞瘤等恶性肿瘤也可能导致消瘦。
生活方式:长期营养不良、节食减肥等生活方式的人群,本身存在消瘦风险,若合并肺肿瘤,消瘦症状可能会被加重或掩盖;而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肺肿瘤发生风险增加,消瘦可能是肺肿瘤的全身表现之一。
病史: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患者,肺肿瘤发生风险较高,出现消瘦时更需密切关注,排查肺肿瘤等情况;有胃肠道疾病病史影响营养吸收的患者,肺肿瘤导致消瘦时,需注意与胃肠道疾病本身导致的营养不良相鉴别。
3.乏力:患者常感全身乏力、疲倦,活动耐力下降。这与肿瘤消耗机体能量、影响正常代谢功能以及患者长期患病导致身体状态不佳等多种因素有关。
年龄因素: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更容易出现乏力症状,肺肿瘤导致的乏力可能会使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下降;儿童乏力相对少见,若出现需排查先天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肺肿瘤等情况。
生活方式: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但突然出现乏力的人群,需警惕肺肿瘤等消耗性疾病;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的人群,本身可能存在疲劳,但肺肿瘤也可能导致乏力,需注意区分。
病史: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乏力可能首先考虑心脏功能不全等原因,但肺肿瘤也可能导致乏力,需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病因;有内分泌疾病病史的患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本身可引起乏力,若合并肺肿瘤,乏力症状可能会加重。
三、肺外表现(副癌综合征)
1.内分泌紊乱相关表现
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综合征:可引起库欣综合征,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高血压、低血钾等。这是由于肿瘤细胞分泌ACTH,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过量分泌皮质醇所致。例如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约有10%-15%可出现该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表现为低钠血症、水潴留、低渗透压血症等,患者可出现乏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肿瘤组织分泌过多抗利尿激素,导致水钠代谢紊乱。小细胞肺癌是导致SIADH较常见的肿瘤类型。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人群出现内分泌紊乱相关肺外表现时,诊断和治疗需考虑年龄特点。老年人内分泌调节功能本身有所下降,发生SIADH时低钠血症可能更易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如昏迷等;儿童出现内分泌紊乱相关肺外表现相对罕见,但一旦出现需高度重视,排查罕见的肿瘤类型。
生活方式:长期接触化学毒物等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肺肿瘤发生风险增加,出现内分泌紊乱相关副癌综合征的概率也可能升高;吸烟的人群由于肺肿瘤发生风险高,也可能出现相关内分泌紊乱表现。
病史:有内分泌疾病基础病史的患者,肺肿瘤导致的副癌综合征可能会与原有内分泌疾病相互干扰,增加诊断难度,需仔细鉴别各项激素水平及临床表现。
2.神经肌肉综合征
亚急性小脑变性:表现为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构音障碍、意向性震颤等。多见于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肿瘤产生的抗体与小脑浦肯野细胞等神经组织抗原交叉反应,导致神经细胞受损。
重症肌无力:可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四肢无力等,多见于胸腺瘤患者,但部分肺肿瘤患者也可能合并重症肌无力,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肿瘤产生的免疫调节物质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有关。
年龄因素:老年人神经肌肉功能本身有所减退,出现神经肌肉综合征相关表现时,可能更容易被忽视或与其他老年退行性疾病混淆;儿童神经肌肉综合征相对少见,若出现需排查先天性神经肌肉疾病或肺肿瘤等情况。
生活方式:长期接触有机溶剂等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肺肿瘤发生风险增加,神经肌肉综合征相关表现出现的概率可能升高;吸烟的人群由于肺肿瘤发生风险高,也可能合并神经肌肉综合征。
病史: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肺肿瘤导致的神经肌肉综合征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原有疾病的复发或加重,需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及肿瘤相关排查。
3.高钙血症:肿瘤骨转移或肿瘤细胞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等可引起高钙血症,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心律失常等。鳞状细胞癌患者发生高钙血症的相对较多。
年龄因素:老年人骨代谢本身处于退行性变化,肺肿瘤骨转移导致高钙血症时,症状可能与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等疾病有所不同,需注意鉴别;儿童高钙血症相对少见,若出现需排查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或肺肿瘤等情况。
生活方式:长期缺乏运动、日照不足等生活方式的人群,骨代谢可能存在异常,肺肿瘤骨转移导致高钙血症时风险可能增加;吸烟的人群由于肺肿瘤发生风险高,也可能出现高钙血症相关表现。
病史:有骨代谢疾病病史的患者,肺肿瘤导致高钙血症时,需注意区分是肿瘤骨转移还是原有骨代谢疾病加重,需进行骨相关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