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m肺结节可能与肺部感染相关,但需结合感染类型与肺结节特征判断。
细菌性肺炎、真菌感染或肺结核等肺部感染治愈后,可能遗留钙化灶、纤维化或肉芽肿性肺结节,表现为6mm左右的肺结节。此类肺结节多为良性,是感染修复过程中的自然反应,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或痰培养排除活动性感染。
若患者近期有发热、咳嗽、咳痰等感染症状,或肺结节密度不均、边缘模糊,感染引起的可能性增加。但6mm肺结节也可能由非感染因素(如良性肿瘤、空气污染)引起,需通过增强CT、PET-CT或穿刺活检进一步明确性质。
发现6mm肺结节后,建议完善感染相关检查,尤其是免疫力低下或近期有感染史者。此外,还要定期复查,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评估病情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