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壁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指心脏下壁区域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
其核心病因多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堵塞右冠状动脉或左回旋支,使下壁心肌急性缺氧。患者常表现为突发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或下颌,伴随恶心、呕吐、冷汗、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仅出现上腹部疼痛而易误诊为消化道疾病。心电图检查可见Ⅱ、Ⅲ和aVF导联特征性ST段抬高或病理性Q波,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显著升高。
该病可引发严重并发症,包括窦房结供血障碍导致的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右心功能不全引发的低血压性休克。治疗需争分夺秒,12小时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最大限度挽救心肌,溶栓治疗作为替代方案适用于无介入条件的医疗机构。术后需长期抗血小板、调脂治疗,并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以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