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界性心动过速是一种起源于房室交界区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率异常增快(通常100-250次/分),且节律相对规则。交界性心动过速属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一种,因冲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连接心房与心室的“中转站”),而非心房或心室,故称为“交界性”。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也可能由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药物副作用(如洋地黄中毒)或先天性心脏病等引发。
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出现心悸、胸闷、头晕,严重时可因心输出量下降导致晕厥。心电图特征为P波缺失或逆行P波(出现在QRS波后),QRS波形态正常(若无束支阻滞),心率快且整齐。
若症状轻微且短暂,可尝试刺激迷走神经(如Valsalva动作)终止发作;频繁发作或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需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腺苷、维拉帕米)或电复律。长期预防可考虑射频消融术,通过导管消融异常电路,根治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