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小结节是指肺部影像上直径≤10m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其是否能自愈需依据结节的病因和性质来判断。
部分感染性因素导致的肺小结节存在自愈可能,例如由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发的炎性结节,当机体免疫力较强时,免疫系统可自行清除病原体,结节逐渐吸收消散。此外,一些真菌感染引起的肺小结节,如隐球菌感染,如果患者免疫功能正常,在感染初期也可能通过自身免疫反应实现自愈。
然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肺小结节,如肺错构瘤、肺硬化性血管瘤等良性肿瘤性结节,以及早期肺癌导致的恶性结节,通常无法自愈。良性肿瘤性结节虽生长缓慢,但会持续存在;恶性结节则会不断增殖、侵袭,随着时间推移,病情会逐渐恶化,不仅不会自愈,还可能发生远处转移,危及生命。
所以,发现肺小结节后,不能单纯寄希望于其自愈,需及时就医,通过高分辨率CT、PET-CT、穿刺活检等检查明确病因和性质,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