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贫血和消瘦、腹泻等。
1.上腹部疼痛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为隐痛、胀痛或钝痛。疼痛没有明显规律,部分患者可能在进食后加重,而有些患者与进食关系不大。
2.消化不良
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对食物缺乏兴趣,食量较之前明显减少。进食后会有饱腹感,即使进食量不多,也会感觉胃部胀满不适。还可能伴有嗳气,即不自觉地出现频繁的打嗝现象,以及恶心,部分患者严重时会出现呕吐症状,吐出未消化的食物。
3.贫血
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会出现贫血症状,多为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等;巨幼细胞贫血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伴有舌炎、腹泻等。
4.消瘦
由于长期消化不良,营养吸收障碍,患者体重会逐渐减轻。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支持,肌肉逐渐消耗,表现为消瘦。消瘦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有关,病情越重、患病时间越长,消瘦可能越明显。
5.腹泻
少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会出现腹泻症状,这可能与胃肠反射异常有关,胃部病变影响了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导致肠道内食物过快通过,水分吸收不完全,从而引起腹泻。腹泻一般为稀便,次数不定。
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用药需谨慎,定期复查胃镜及相关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胃病史或家族中有胃肠道疾病遗传史的人群,应更加重视胃部健康,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